為什麼貝殼會隨著身體的長大而長大?
一般的貝類身上都長著一個堅硬的貝殼。貝殼是貝類用來保護自己身體不受外界傷害的盔甲。
隨著貝身體的不斷長大,貝殼也會不斷地長大。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在貝殼上有兩條細細的成長線,還能看到與貝殼邊緣平行並稍稍凸起的線條,這就是貝在一年中成長的標誌,我們稱之為成長脈。所以,人們通過貝殼就能判斷出貝的年齡。
貝殼是由貝的外套膜的邊緣產生出的分泌物構成的,其中90%的成分是碳酸鈣。貝用自身特有的貝殼硬蛋白將這些分泌物凝固,於是就形成了貝殼。
大馬哈魚是怎樣記住回家的路的?
大馬哈魚生在河裏,卻長在海中。這是怎麼回事呢?
例如,我國東北黑龍江省的大馬哈魚,當小魚從卵中孵出後,即是來年春天,它們便順流而下,出了黑龍江口,來到日本東北部的大洋中生活。3~5年以後,已經長大成熟了的大馬哈魚又會成群結隊地途經幾千公裏,返回到出生地。
那麼,你不禁要問:它們是怎樣識別回家路線的呢?
原來,大馬哈魚能夠長久地記住自己家鄉的土壤、植物或動物的氣息,然後,通過嗅覺來尋找這些氣味,並沿著這些氣息返回故裏的。
不僅是大馬哈魚有這種習性,另外,鱒魚和赤眼鱒也有這樣的特性,在河裏出生,到海裏長大。到了產卵期,又返回到淡水河去產卵。這樣的魚類還是屬於淡水魚。
海魚的肉為什麼不是鹹的?
海水是鹹的,而終年生活在又鹹又苦的海裏的魚類,它們的肉卻不會像鹹魚那樣的鹹,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動物來說,保持體內一定數量的水分是很重要的,這對於在水中生活的魚類來說也是一樣。人的皮膚可以往外排水,可是魚卻不能,因為魚是用腮進行呼吸的,所以從腮部進入體內的水量非常大。海魚攝進了鹽分過量的海水,卻不會在體內積存過量的鹽分。
原來,海魚的鰓片裏存在著一種叫做“氯化物分泌細胞”的組織,它具有把含有鹽的海水過濾成淡水的本領,是一種能排除鹽分的特殊組織。
可生活在淡水裏的魚類的鰓片裏,沒有氯化物分泌細胞,因此它們無法在海水裏生活。
有趣的是,有一些魚類即能在海水中生活,也能在淡水中生活。
如何辨別泥鰍的性別?
你下河抓過泥鰍嗎?它那圓柱形的身體可滑溜啦!有時你抓住了它,它還會從你的手指縫中溜掉呢。因此要區分泥鰍的性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隻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泥鰍長到10厘米長左右時;每年的4月至7月泥鰍的產卵期,如果在這一時期觀察它們的話,就能區分出雄雌來。
雄泥鰍的背部有凸起部分,而雌泥鰍的腹側有一個圓形的小坑,而且隻有在產卵期裏,才顯露出來。
產卵時,雄泥鰍緊緊纏在雌泥鰍的身上,其肌肉一部分凸起變大,正好卷在雌性身上的凹下處。如果營養狀態好,泥鰍發育成為雌性的居多。
為什麼比目魚的眼睛會長在同一邊?
一般魚類的兩個眼睛都是對稱地長在頭的兩側的。但是比目魚卻不同,它的兩隻眼睛長在身體的同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