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不在高,有“龍”則行(1 / 2)

董府的後院多了一座小小的墳塋,雖然建得不大,倒也很考究。董天倫站在墳塋前,微微眯著的眼睛裏閃爍著狡黠和陰狠的光。他將佩劍狠狠地插在地上:張鼎老賊,欺人太甚!射死我精心馴養的信鴿不說,還到我府上挑釁,是可忍孰不可忍!總有一天我要報了此仇!

董天倫此刻已經不是那副在張鼎麵前屈膝逢迎的嘴臉了。

他身後的管家提議說:老爺,炮頭已被張鼎射死,我們可以在另外的那幾隻鴿子中再選一隻,萬萬不能誤了老爺的大事呀。

董天倫遲疑片刻:不可,那幾隻信鴿遠不如炮頭機警,萬一落入張鼎等人的手上如何是好?要是讓他知道了我們私藏匈奴兵的秘密,你我都將人頭落地。所以,現在你馬上派人嚴密監視太守府的一舉一動,如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立刻來報,且莫大意。

管家接著說:老爺,昨日有王仆兩人從涼州南門而來,直接去了太守肘。董天倫一聽心裏生疑:從南門來?那就是說,是從東麵來的?……嗯,這個消息很重要。即刻派人盯住這兩個人!記住,要派幾個武藝高強的兵士,喬裝打扮,不能讓太守府的人看出破綻。隻要這兩個人出了太守府,便立即秘密捉拿!

管家走後,董天倫拔出佩劍,劍光一閃,照得董天倫臉色越發詭異陰寒。

要想徹底掌握西涼府,就必須取張鼎而代之。然而,董天倫的野心遠不止於太守之位。這些年他苦心經營,真正的目標是建立西涼國,坐上西涼國國王的寶座。為了達到目的,董天倫招攬收買西涼府各路官員。現在雖然掌控了整個西涼府的兵馬,但張鼎任太守多年,尤其是愛民如子的行為深受百姓愛戴,所以在西涼軍中也頗有威望。再加上軍中那些跟隨過張鼎的將士,有不少還在重要位置上,所以若要鏟除張鼎,也不是一件易事。

三年前,他在龍首山收服了五萬匈奴降兵,沒有交到西涼府,而是交由自己的外孫耿鄙偉康管理,到目前為止,加上龍首山收服的土匪和連續招的新兵,共有十萬之眾。為了掩人耳目,耿鄙偉康在龍首山建造了“龍首宮”,宮裏建有龍王堂。耿鄙偉康自稱是龍王,手下更有四人武藝高強,稱之為東西南北“四虎”,打起了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土匪招牌。

西涼府曾多次派兵征討,帶兵的將領就是董天倫。自己剿自己的匪?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每回董天倫攻打龍首山的同時,都會恰巧出現一支不明軍隊準確無誤地襲擊西涼府的金銀庫和糧庫。幾次大戰下來,西涼軍自然無功而返,反倒勞民傷財,西涼百姓也對官府多有怨言。

更有甚者,龍首山“龍王”乃上天派下來的神仙不能得罪的說法,在西涼府及轄區越傳越邪乎,使得官員百姓都談“龍”色變。對此,張鼎被某些人慫恿還親自到西涼聞名的道人張神仙那裏卜卦問吉。那張神仙自然是董天倫耳目無疑,為了混淆視聽,更是把龍首山“龍王”說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