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給力新區(2 / 3)

“誰說不是呢!”左竹勇喝了一口水繼續說:“‘讀不起,進城上學三萬起’,也是這種情況,農村教學質量差,想進城上學,可借讀費一項就得三萬!這個規矩得改改,怎麼改,得研究!‘種不起,一戶水費五千幾’也是事實,過去一戶十二三畝地水費也就五至六百元,現在翻了十倍!‘娶不起,沒車沒房誰嫁你?’秦林元租農用車騙女方家就是這個情況。‘養不起,父母孤獨務習地’,秦林元父親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年輕時給兒子們務習地、幹活,這老了就‘養不起’了!‘病不起,藥費利潤十倍起’,這更是事實了!‘活不起,一年辛勞一千幾’,這個情況讓我吃驚啊!一家人辛辛苦苦種一年地,到頭來才掙一兩千元,如果刨掉工錢,那就虧大了!所以,他們總結了八個大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梁西娟沉重地說:“真想不到,我們的農村居然還是這麼的苦!”

“是啊!我們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一下子把這些問題都給解決了!我們先抓對農民的教育,同時抓農村老有所養的問題。我們下去打算建500個村文化養老站,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突出的問題!”

“主任的意思是,所謂文化就是承擔教育、引導、宣傳的作用,所謂養老,就是把這些無人管的老人養起來!”

“前者沒有問題,後者不是這樣!我們不能便宜了這些不孝的熊玩意兒們!這養老的錢還要他們拿!最終,我們通過教育、法律途徑,還要他們把老人接回家去!當然了,有些真正無法養的你拿錢啊!你不拿錢不行!我們通過法律途徑逼你拿!真正在農村樹立‘八榮八恥’的新風尚!”

“主任,你這個想法太好了!我們文聯可以牽頭做這件工作。可是,我請教一個問題,這不是您所管的事兒,您為什麼要這樣做?”

“問得好!我們也不是外人,就給你喧喧吧!”

“你喧吧,我洗耳恭聽!”梁西娟確實想知道,這個左主任為什麼現在的工作方式變了?在她的心目中,他永遠是一位清正廉潔、愛民親民、大刀闊斧、勇往直前、勇於創新的領導幹部。說起清正廉潔來,有兩件事她可是永世不忘啊!他那年剛調到西河當市委書記時,他和包發虎包總,還有自己,策劃了那次震驚省內外的“祝壽儀式”。左竹勇以給自己老母親祝壽為名,收受“賄賂”2000多萬元,幫她建起了全國第一座地市級文學館——西河文學館,成就了她對文學的夢想……

愛民親民的例子那是太多了,舉一個足以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吧,那一年左竹勇了解到紅白石村王大媽家的冤案時,他親自到王大媽家看望她已經變成植物人了的女兒王玉玉。他不但為王大媽家申了冤、雪了恥,而且還徹底地把常睡不起王玉玉給喚醒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救王玉玉的過程。他讓梁林把王玉玉送去蘭河醫科大附屬醫院治療;他讓大企業家包總包發虎承包了玉玉全部治療費用;他還給王玉玉請了上海、北京最好的專家,直到把王玉玉喚醒為止。王玉玉醒來後,王大媽給左竹勇磕頭,頭上都磕出血來了……

說到大刀闊斧、勇往直前、勇於創新來,她梁西娟也是最有發言權的。別的不說,就說她一生中的幾件大事吧!支持她建西河文學館、發掘西河文化,成功地舉辦了“八千年西河文化研討會”;把她調到蘭河新區後,又支持她和蘭河新區管委會文聯成立了“蘭河國際女媧文化研究院”。

緊接著,“中國首屆(蘭河)國際女媧文化節組委會”掛牌。與此同時,蘭河新區開發集團投資的“中國蘭河文學館”、“女媧娘娘紀念堂”正式開工建設,至此,徹底拉開了女媧文化建設工程的序幕。隨著“中國首屆(蘭河)國際女媧文化節”的舉行,不但帶動了一方經濟,而且還造就了她這個著名的女媧文化研究專家……

左竹勇當然不能把假“紀委調查組”的真相告訴梁西娟,因為那樣會破壞他在梁西娟心目中的光輝形象。但他把他在有生之年,踏踏實實、徹徹底底為人民、為西部省做點實事的決心和計劃說了出來。

梁西娟聽了大為感動。她說:“主任呀,現在這年頭,像您這樣的領導幹部太少了!”

左竹勇在心裏說,我差點成了階下囚。雖然我沒有進去,但這件事給我的震撼是強烈的!

梁西娟真誠地說:“主任,我感覺你經曆過這次小小變故(雙規)後,你更加敬業了!心胸更加博大了!過去,你是立足新區管委會做一些工作。現在,你好像站在西部省的高度上了!”

“是啊!我是省委常委,也是省上領導之一,我必須得站在全省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開展工作!”

“好的,主任,你放心吧!這項工作我會盡職盡責、盡最大努力完成的!”

“你們文聯的主要任務是,用好企業家們捐來的建設農村文化養老站的資金;抓好農村文化養老站的管理工作;研究好農村文化促進經濟建設的工作;總結好如何尊老愛老的經驗……”

“主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吧,我們馬上開會研究部署這項工作。”

“謝謝!”左竹勇站起來向梁西娟伸出了手:“我得走了,今天如果不陪她吃飯,你三妹那個熊疙瘩又該齜牙咧嘴了。”

梁西娟握住了左竹勇的大手:“主任,本來文聯要請你吃個雜糧的,你要這麼說,我就不留您了。我三妹那人啥都好,就是嘴不好,心裏盛不住個事,你就多擔待一些吧!”

左竹勇心裏說:“王一丹的城府夠深了,要不是包大哥幫她的話,她能躲過這次這道坎嗎?”……

[2]

下午下班後,王一丹早早回到了依山傍河、風景獨特的“一號別墅區”,這裏的一棟棟豪華、別致的超大別墅,有花園、草坪、高爾夫球場,還有花草樹木……

蘭河新區開發以來,一些國際上的大財團陸續把中國代表處設在了蘭河新區。按照新區的城市規劃,蘭河新區開發集團和澳大利亞舒克貝國際開發集團共同投資,在原青白石村後邊的白石山上修建了這個叫“一號”的花園式別墅區。被中紀委盯上的那套價值581萬的別墅,就在“一號別墅區”臨黃河的邊上。

左竹勇被解除“雙規”後,他很少到這裏來坐。一度時期,他還動員王一丹放棄這套別墅。最後,禁不住王一丹一而再再而三地“糾纏”,他也就同意把這套別墅留下了。

他之所以同意讓王一丹留下了這套房子,吸引他的不是因為這裏是最富的富人區的緣故,也不是這裏秀麗的風景……而是這套房子太特別了,要不是包發虎暗中幫助,要不是王一丹嘴巴子牢實,他這個副省級的官員說不定早就回家養老去了。而他後半生中最輝煌的日子,也將在家裏度過了。

所以,後來他不但同意了王一丹的要求,而且還決定在這裏和王一丹結婚。結婚後,他們不常住在這裏,而是偶爾來住上一陣子,一來躲避一下瑣事多的煩擾,二來重溫一下“犯罪”的感覺。

今天,王一丹讓他到這裏來過周末,他欣然答應了。他想,有兩件事值得慶賀一下,一是中紀委不但徹底解除了對他的“監視”,而且中央還有意讓他出任西部省的省長。據說這是省委書記陳浩同誌特別推薦的。能不能當上這個省長,對於左竹勇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紀委已經徹底地信任了他。

他想,不論到那個崗位上,真正立黨為公、勤政為民的決心不會變。還有一點永遠不變的就是,在“票娃子”身上,他永遠也不會再犯錯誤了!這是最值得慶賀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在他的反複動員下,王一丹最終答應以個人的名義為發虎大學投資了6000萬元人民幣,支持新區的文化教育工程。同時,他又想到了另一個工程。這個工程的名字叫“農村大學生求學工程”。他要在新區管委會設立一個“省農村大學生基金會”,專門解決農村孩子上大學難的問題。這是值得慶賀的第二件事。

他今天是打的來的,下車後他朝巡邏的盡忠盡職的保安點點頭,徑直在彩色的地板磚甬道上走過,穿過了被初冬染成了紅黃色的葡萄架,走進了別墅的大門。他聽到了夥房裏丁零當啷的聲音,是王一丹和她公司的廚師在弄吃的呢!

餐廳的方桌上已經擺上了不少大菜。他不知怎麼的,近來看到大菜就放暈,這一點王一丹是知道的。她之所以要這樣操辦,可能是出於兩個原因:一是他在電話上向她透露了有‘喜事’兒,她問什麼喜事?

他沒有說是那兩件事,而是揀好聽的給她說了:“一、我決定在你的別墅裏和你結婚,平時在我這住,你那裏太紮眼,過節假日時到你那去度度假。二、你答應投資6000萬建設發虎大學,這不是喜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