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明顯紋,就是目視即可見的紋路。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轉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紋卡上成為基本資料。
第二類是成型穩紋,這是指在柔軟物質,如手接觸壓印在蠟燭,黏土上發現的指紋。
第三類是潛伏指紋,這類指紋是經身體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轉移形成的指紋紋路,目視不易發現,是案發現場中最常見的指紋。
潛伏指紋往往是手指先接觸到油脂,汗液或塵埃後,再接觸到幹淨的表麵而留下,雖然肉眼無法看到這類指紋,但是經過特別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別的化學試劑加以處理,即能顯現出這類潛伏的指紋。鑒識人員最常接觸到達指紋是潛伏紋。
如果指紋是留在金屬,塑膠,玻璃,瓷磚等非吸水性的表麵,檢驗方法就比較容易。通常可以用粉末法,選擇顏色對比大的粉末,撒在物品表麵提取出完整的指紋;另一方法是磁粉法,以微細的鐵粉顆粒,用磁鐵作為刷子,來回刷掃,顯現指紋。如果指紋留在紙張,卡片,皮革,木頭等吸水性的表麵,必須經過化學處理才能在化驗室顯形。常用的化學法有:碘熏法……使用碘晶體加熱產生蒸汽,它與指紋殘留物產生反應後,便會出現黃棕色的指紋,必須立即拍照或用化學方法固定。寧海得林(Ninhydrin)法:將試劑噴在檢體上,與身體分泌物的氨基酸產生反應後會呈現出紫色的指紋。硝酸銀法:硝酸銀溶液與潛伏指紋中的氯化鈉產生反應後在陽光下會產生黑色的指紋。熒光試劑法:熒光氨與鄰苯二醛幾乎馬上與指紋殘留物的蛋白質或氨基酸作用,產生高熒光性指紋,此試劑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麵。采集證據還可以使用其它的方法,如三秒膠法即利用氰丙烯酸酯的氣體與水和氨基酸分子反應而產生指紋。如果采取人體皮膚上的指紋,可以使用碘熏……銀板轉印法:經過碘處理過的指紋,在接觸到銀板時會顯現出黑色的指紋;或可以先用三秒膠法進行處理,再用雷射或多波段光源偵檢。
此外,近年來也有一些最新先進的指紋采取技術,這些新方法逐漸得到法庭的認可。如氬離子雷射法,利用適當的光學設計,將一些指紋殘留物的成份呈現熒光而拍攝下來,又如使用熒光粉末或染料,可以加強雷射效果;X光法。在指紋上撒上鉛粉以X光照射後,會產生明顯的指紋,此法可用於皮膚上;真空鍍膜法,在真空槽內利用高壓電生成細微金屬蒸汽,附著於指紋紋路上,在紙張,紡織品及塑膠上均可使用此技術;多波段光源法,使用不同的濾色鏡來改變照在潛伏指紋上的光線波長,可以加強指紋反差,或使背景變暗以凸現指紋。采取到指紋隻是第一步,接著還要對指紋進行分析及對比。指紋的基本紋型可分成三大類,其中第一類是箕形類,其指紋紋路形成像簸箕狀紋路,又分為反箕形紋及正箕形紋;第二類是弧形類,其紋線從一端流向另一端,且中央拱起,又分成弧形及帳形紋兩種;第三類是鬥形類,至少有兩個三角形外端,中間為回形紋線,又分為鬥形紋,囊形紋,雙箕形紋及雜形紋等四種,鬥形紋約占全部指紋的29%。
在1982年,公安部的指紋中心開始以電腦進行指紋鑒識,到了1993年,指紋中心開始將各省、市、自治區政府執法部門的指紋卡全部輸入了電腦,從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指紋資料庫。
長壽縣刑警隊先從打火機下手,到縣城的一家建築公司查問打火機的來源。打火機僅是宣傳贈送之用,贈送對象主要是與公司有生意來往的營建商或建材商,而在沙石鎮地區隻送了兩家客戶。刑警回到沙石鎮查訪這兩家公司時,發現其中一家姓孫的商家住在離張媛媛家不遠的地方,其長子孫祥與張媛媛上同一學校,很可能兩人認識。不久,刑警按照張傑的指示挨家挨戶尋找新油漆過的門窗時,發現一家住宅的院子的大門好像是不久前才用紅色油漆刷過一樣,便上前向屋主打聽。屋主是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平時深居淺出。幾個月前他雇了一名叫孫祥的中學生將院子的大門上了一層紅色油漆,這個16歲左右的小夥子就住在斜對麵,而斜對麵正是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