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萬古絕響:失落的古文明(2)(2 / 3)

還有一些專家的思路更新奇,他們認為要尋找瑪雅人搬向深山的原因,可以先反過來看看他們怎樣選擇自己定居的故土。我們已知的這些瑪雅人最古老的城市,都不是建設在河流旁。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明,首先發祥於尼羅河與恒河流域,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則是黃河和長江流域。河流不僅給這些早期的都市帶來灌溉和飲水方麵的便利,同時又是人員與商品交往最初的通道。從各民族的早期曆史來看,他們的文明都離不開河流。

瑪雅人卻偏偏把他們那些異常繁榮的城市,建築於熱帶叢林之中,這是頗有意思的。

湮沒在森林裏的奇跡——馬雅古城的一幅浮雕

以提紮爾為例。從這個瑪雅人的城市到洪都拉斯海灣的直線距離為109英裏,距坎佩坎海灣僅161英裏,到太平洋的直線距離也才236英裏。瑪雅人對海洋是十分了解的,在他們的城堡廢墟和文化遺址上,大量的珊瑚、貝類動物製品,可以證明這一點。那麼,他們最初的城市為什麼不修建在河流邊,或者海灘旁,而要選擇與世隔絕的叢林莽障之中?其後的大遷移,不向河流沿岸和海邊轉移,偏偏要移至更為荒涼的深山之中?這的確令人費解。

提紮爾就是一個位於深山中的城市。為解決這個人口眾多城市的飲水與灌溉農作物的需要,他們被迫在城周修建了13個水庫。這些水庫的總容量為214500立方米,在古代修建這樣的工程,其艱苦是可以想象的。但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些聰明絕頂的瑪雅人為何必須在這種條件艱苦的地方安邦築城,而不去尋找一處較為方便,更符合生活邏輯的地方?

這些後來匆匆停下進行過半的工程,倉促地收拾行裝,扶老攜幼,舉族遷移的瑪雅人,他們曆經長途跋涉之苦,最終隻得絕望地在北方建立一個新王國。他們再次按照曆法預先規定的日期,重新開始修建他們的城市、神殿和金字塔,而絕不重返故土。

這真是一個大啞謎,全世界科學家都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解釋。

神奇的瑪雅文明是以一夜之間在南美大陸廣修金字塔為開端的。這就好比一場戲,沒有過門和序曲,一拉開幕瑪雅人就登場上演了一出壯觀的曆史劇。他們未給曆史留下任何解釋的大遷移,就好像匆匆落下的帷幕,使這場波瀾壯闊的曆史劇到此嗄然而止。熱帶林莽的野藤和苔蘚,悄悄掩蓋起瑪雅人的足跡,隻有那殘塌的廢墟向遊人眨著疑問的眼睛……

輝煌一時的印加文明

1.“新世界的羅馬”:印加帝國

隨著南美考古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揭開了古老印加文明的神秘麵紗。這個曾輝煌一時的文明中心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長期農業文明發展的結晶和升華。

公元6世紀時,安第斯山區和沿海地帶大約共生活著100多個部落,其中最主要的有4個:艾馬拉、莫契卡、普基那和克丘亞。普基那和艾馬拉部落活躍在的的喀喀湖周圍地區,莫契卡部落則占據了秘魯沿海北部地區。與它們相比,居住在庫斯科穀地的克丘亞部落無疑是十分原始的,然而這個不甘落後的部族很快就吸收了其它文化中心所取得的成就,從而迅速發展起來,萌生了印加文化之源。

到了公元13世紀,克丘亞部落群中的印加部落開始崛起,建立了奴隸製國家。印加國家由大酋長統治,它與周圍的部落和國家進行著和平的產品互換和社會交往。隨著國勢日益強大,印加國家開始譜寫自己的征服史。

據傳說,印加王國大酋長曼科·卡帕克帶領軍隊,穿過利利奧高原,征服了科利亞人,最先占有了庫斯科穀地;邁塔·卡帕克率軍渡過阿普裏馬克河,到達了今天秘魯的莫克瓜和阿雷帕;此後的卡帕克·尤潘基是個英勇的武士,他率眾到達了今天的玻利維亞,控製了沿海的納斯卡人。

1438年,帕查庫蒂(又稱作帕查庫特克)上台執政。這位印加王國史上最有名的君主是第九位統治者。他對外進行大肆擴張,屢建奇功。特別是他率軍征服了阿班凱,消滅了昌卡族入侵印加國家的基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為印加王國走出庫斯科穀地並向安第斯山區擴張掃清了道路。據說,在這次征服活動中,帕查庫蒂被敵人砍去了一隻耳朵,他嫌一隻耳朵難看,便命令工匠打造了一個金耳殼戴上。後來他又覺得獨自如此過於顯眼,於是便下令所有貴族都必須戴上金耳殼。在戰勝了昌卡部落後,他又率軍征服了卡哈馬卡、納斯卡、利馬和奇穆等地區。他的南征北戰使印加的疆域版圖不斷擴大,最終完成從早期奴隸製王國向帝國的過渡。繼帕查庫蒂之後,印加王卡帕克·尤潘基開始向北擴張,取得了基多,向南推進到了今天智利中部的毛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