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技術推動的信息革命將在什麼地方以及如何影響經濟架構呢?

信息能對經濟中的服務業影響更為重大,其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教育業、醫療業、零售業、餐飲業、房地產業、傳媒業、娛樂業、酒店業、交通業、司法界、政府機關以及通信業等。和製造業不同,服務業並不生產有形產品,它也不像農業,並不生產食物。它的存在是為了推動商業和人類的互動。

服務業的自動化在很大程度上,服務業是由人來推動的。人們提供各種服務,無論是開卡車、醫療診斷、起草合同、審批執照、操作收款機或者辦理酒店入住登記。工業機器的主要功能是移動“物品”,所以在製造業和農業中,它可以有效地自動化管理移動物品。但是,這樣的移動不能將審批貸款或者教授幾何學這樣的工作自動化,因為這裏沒有有形物品可移動。

像審批貸款和教授幾何學這樣的服務活動包含了信息的移動,於是信息機器需要將服務業自動化。

服務業在美國是遙遙領先的最大的經濟領域。到2010年,它雇用了79%的勞動力,即1.22億人,而且它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77%,即11.28萬億美元。這樣高的貢獻率在其他高收入國家也同樣存在,當食物和商品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人們就開始尋求無形的服務,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最難解決的問題是,當新的移動應用軟件以自動化取代大量工作時,這些原有的工人應該怎麼辦?比如圖書管理員、店員、服務員、貸款審核員、律師、醫生、房地產經紀人、保險代理人以及負責提供信息的官僚,或者僅僅負責將信息從一個發件箱移到另一個收件箱的人?

答案和我們之前所經曆的所有經濟革命一樣。這些剩餘的人類能量將最終被轉向更高層次的經濟活動,其中很多行業尚未被開發出來。當農民在工業革命時代被遷徙到城市的時候,並沒有現成的工作等著他們。當工廠工人在信息革命開始之初被轉向辦公室工作的時候,也麵臨同樣的問題。一個今天的圖書管理員,當他的工作因電子圖書的發展而消失的時候,也許會在明天被Google公司雇用,從事為世界進行標記的工作。

在每一次農業自動化浪潮之後,更多的農業勞動者進入製造業。在每一次製造業自動化浪潮之後,更多的工廠工人進入服務業。如圖10–5所示,自動化影響了勞動力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的轉移。1970年,服務業從業者和製造業工人的比例為2.2∶1;2000年,這一比例增長為4.4∶1;2005年,它變成了5∶1。

通過信息自動化,服務業從業者將把他們的人類能量轉向新型的更專業的服務領域。更多的、更高水平的服務領域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而這將成為更高人均收入的領域。經濟學家推測,人們將更傾向於生育更多的後代,以確認他們的後代可以更好地應對新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