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午12:00。
一百三十二年秋,西蒙擊潰四部的第一道防線。四部退至第二道防線:安源—虎山。而此時西蒙出乎意料的進行休整,這讓四部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六部的鐵礦大多集中比丘—灰原一線以北,第一道防線失守後,四部的武器生產受到很大困擾。元成借此和南部協商,同他們合作生產火炮。火炮製造是四部的絕密,但大敵當前已顧不了那麼多了。一番討價還價後,元成和他們商討好了協議:四部派一千工匠過河勘察、冶煉及製造,水部派一百工匠協助。鐵礦的勘察由四部負責,采礦、運輸則由水部負責。冶煉與火炮的製造在南部,但南部的冶煉、製造作坊允許水部工匠進入,水部工匠將參與火炮製造的全過程。
另外,生產的火炮十分之一歸水部所有,而剩下的則全歸四部。
一百三十二年冬,遼族內部發生內鬥,這讓整整一年都抓不到機會的水部竊喜不已。
幾經遷移,遼西、遼東、遼南、遼北的貴族全部集中到了遼闊。遼遠對他們基本能一碗水端平,四城的貴族對遼遠沒有怨言,也不敢去惹人多勢眾的遼闊貴族。
但他們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大。多年的戰爭讓遼族人口減少很多,各貴族所擁有的奴隸也少了很多。這使得貴族對奴隸的爭奪變得激烈了起來,從各城逃往遼闊的奴隸成為了搶手貨。很快,遼南、遼西成為一派,遼北、遼東成為另一派。兩派經常為一些奴隸的歸屬權問題爭吵。爭吵升級了之後,他們便讓遼遠來評理。
此時,遼遠正與將領們討論如何收複失地。這幾十名貴族氣喘籲籲的跑進來後,立即便開始在遼遠麵前爭論起來。這讓遼遠很是惱火,各打五十大板,讓這些奴隸充公。
聽到遼遠的決定,雙方都很失望,但也沒有辦法,隻好順從。以後再發生此類事件後,他們再也不找遼遠評理。矛盾越來越大,直至發生多起械鬥。
遼遠忍無可忍,在一次大規模械鬥之後,將雙方的幾名首領抓了起來,讓他們在奴隸居住的棚裏待上五天。這讓這幾名首領大丟臉麵,從棚裏出來後便請辭。遼遠雖覺得自己在氣頭上做得有點過火,但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遼遠早就對這些“隻顧眼前小利”的人非常厭煩,便沒有挽留他們。“留著這群人,什麼用都沒有,隻會生亂!”遼遠對身邊的遼純說道。
十幾天後,遼南、遼西貴族奔往遼南,遼北、遼東貴族奔往遼北。貴族們帶著自己的所有財產離開,軍隊中各族士兵也跟著他們離開遼闊。
遼闊實力受到削弱,防守已不再像過去那麼穩固。正當龍四謀劃發動對遼闊的進攻時,又出現了件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百三十三年春,遼遠被刺身亡,遼術重登王位。馬昆在傳遞這個情報時有些激動,感歎的寫道,“上天已將遼賜予我們,大局已定。我正在考慮退休後的生活。”同時他也詢問我,是不是我派人殺遼術的,因為“主上為野蠻部落所刺殺”的流言已在遼族傳開。一些年紀較大的遼族貴族一提到此事,便哀歎“一報還一報”(遼族曾刺殺塞北首領),遼族末日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