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不是我們做的,到底是誰幹的?”龍四自言自語。
元成笑道,“這麼好的消息,讓首領高興糊塗了?”龍四詫異的望了元成一眼,他繼續說道,“當然是誰能受益,就是誰幹的。我們隻屬於間接的收益者,還有一名直接的收益者,首領不會忘了吧?”
“遼術!”龍四和龍華幾乎同時說道。
元成笑了笑,又說道,“如果我沒猜錯,這一次又是水青為我們立下‘汗馬功勞’。刺殺遼遠和幫助遼術重登王位,這一定讓水青很得意,不過遼術不會讓他得意太久了。”
龍四有些不解,向元成問道,“為什麼?遼術與水青蛇鼠一屋,水青又幫遼術這麼大忙。況且遼術以後還會有很多事依仗他,怎麼會要處死他?”
元成解釋道,“水青人品太差,沒什麼人喜歡他。遼遠登位之時過於婦人之仁,不忍殺自己的兄弟,連水青也放過了。但遼術經過失位的磨難,應該變聰明了許多。對這個‘萬人厭’的人物,自然是‘隻能利用,不能重用’。且水青又有了遼術的把柄,以他的個性,想守口如瓶很難。為絕後患,遼術定會想辦法將其除去。”
果如元成所料,遼術在重新登位後,沒有重用水青。水青既憤恨又鬱悶,在一次宴會上,借酒澆愁。喝醉之後,囂張的指著遼術說道,“要是沒有我派人去刺殺遼遠,你能登上王位?你這個狗娘養的,過河拆橋!”
眾人啞然失色,遼術麵色鐵青,呼左右立即將水青押下處死,理由為“為兄弟遼遠報仇”。水青死了,但真相卻傳了出去,遼族人心更加離散。
3月5日晚上7:00。
過了兩個月後,遼南、遼北都秘密和水部取得聯係,但他們並不想馬上歸附,想是持兩端而觀望,“事有不測,便投降我們”。
一百三十三年秋,事果真有“不測”了。遼術以“共同對抗野蠻部落”為由請兩城首領回遼闊一敘。兩城首領一到遼闊,遼術便將他們扣留。同時派兩個兒子遼能、遼耐各率一萬士兵鎮守遼北、遼南,遼南、遼北一遍混亂。
一百三十三年冬,遼北首領遼亮在族人的幫助下,成功逃往遼西。遼術大怒,將監禁的另三名首領(遼北、遼東、遼西的首領)全部處死。
遼亮投奔水部後,非常仇視遼術,積極鼓動他們去攻打遼北。遼亮非精明強幹之人,但在遼北族內的威望還是很高的。龍四將他送往塞北(塞北離遼北較近),幫助他和遼北城內各貴族取得聯係。
遼南城兩族對首領無端被殺,很為憤怒。他們同遼東城取得聯係,願為內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