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午12:00.
一百三十八年夏,水部正式建國,國名定為遼水。
龍四對軍隊進一步改革,全國分為兩個軍區:遼區(包括塞北、遼原、遼東、遼南、遼西、遼北)和水區(上元、水城)。軍區設一軍區長,遼區的為寒月、水區的為寒歲。兩區各駐守兩司軍(一司騎兵、一司步兵)。
遼區和水區之間的通道隻有林道、穀道,兩條路都不方便運輸。龍四派兩千正規軍輪流修築道路。
一百三十八年秋,各城都獲得了大豐收。經過一番估算,總產量達到六百萬石。
一百三十八年冬,龍四接受齊仲的建議,建立醫生管理體製。多年醫術的發展,遼水的醫生增加到了五百多人。但醫生的素質高低不均,有些醫生甚至常年沒人光顧。齊仲的弟子中有十名醫生,他們的醫術體係和遼水的差不多,但技藝卻精湛很多。龍四從中挑選五人負責對醫生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後才給予行醫資格,不合格的轉為學徒。
首批合格的醫生有兩百多名,他們將合格者按人口分配到各城。不合格者在合格者的手下當學徒,直至在考核中合格,方能再次轉為正式醫生。醫生考核每年都將組織一次。
一百三十九年春,龍四又對後備軍進行改革。在與遼族的慘烈戰鬥中,龍四多次征用後備軍上前線作戰,後備軍也損失了很多。戰後,龍四按規定給予陣亡正規軍家庭優厚待遇,但對後備軍的則隻給予象征性的撫恤。龍四決定改變這不公正的待遇,按小隊長級別的標準補償陣亡後備軍家庭。
為避免以後的爭議,龍四作出新的規定:後備軍將不再直接參與作戰,戰爭中將隻參與一些輔助工作;陣亡的後備軍將與陣亡士兵同等待遇。
由於要和四部合作生產火炮,遼水的工匠增加到了兩千多人。工匠隊伍分工混亂,工作效率很低。為改變這一局麵,龍四新成立一部門,對工匠們進行管理。此部門名為工部,由齊遠(來自陸齊)執掌。齊遠將工匠分為八類:第一類為勘察,負責勘察各種礦物的具體位置,有十五人,由魯會(來自魯仁)率領;第二類為采礦,負責各種礦物的開采、運輸,有約一千人,由虎工率領;第三類為冶煉,負責從礦石中提煉有用成分,有約三百人,由齊同(來自陸齊)率領;第四類為木器製作,負責製作各種家具、箭等,有約兩百人,由豹生率領;第五類為鐵器製作,負責製作各種兵器、農具等,有約兩百人,由熊開率領;第六類為采鹽,負責生產食物調料—鹽(塞北以西有一大湖,名為鹽湖,產鹽),有約兩百人,由寒平率領;第七類為火器製作,負責生產火炮,有約四百人,由雲恒(來自大麗)率領;第八類為合成,負責生產火炮的炮彈等,有約兩百人,由雲江(來自大麗)率領。
另外,原來工匠們負責的道路、房屋、水利設計交由營建部、水利部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