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噩耗 上(2 / 3)

離了我,他幾年來養成的習慣,也同樣難以抹去。

我想起線報:東林寺內有一株百年櫻桃樹,嶽飛與寺中主持言談問佛,嶽雲十有八九跟隨父親。

如今,正是櫻桃成熟時----哪怕圓滾滾飽滿的紅櫻桃泛著再剔透的光,卻也無人掂起,寵溺地送到他唇邊。或是更離譜一些,咬在齒間,待他唇舌探來。

我仿佛又能想象到,他默默站在樹下,斂息靜靜回憶的模樣----或許是記得我笑道,“好雲兒,這時令果子不敞開來吃,便要生生敗了。”

憶起彼時眼角彎彎,笑語嫣然,我揚起一抹淺淺笑顏。

隨著嶽飛書信,令他在臨安府邸等待的妻兒們奔赴廬山,共同守墓,從前費盡心思安插在嶽府的眼線也終於能更細致地傳回嶽家上下的一切消息。

嶽雷已與皇家結親,且妻子又將臨盆,暫留臨安。

而李氏的長子,如今已有十六歲,翩翩美少年入太學數年,眾口一詞讚他聰穎。這個兒子從未在軍營磨礪過,嶽飛卻也開始教他熟讀兵書,常日考核----莫非是要培育更合心意的接班人不成?

我的眸光頓時冷了下來。跳過去隻瞧其他:盼望同在廬山的鞏氏與幾個孩兒能讓嶽雲享受天倫之樂,骨肉之親。

三個孩子中,惟獨五歲多的敏兒一點也不怕爹爹嶽雲,極愛撒嬌粘他。

這可不是多虧了我?

從前在臨安福寧殿裏,敏兒日漸記事,牙牙學語----我哄她喚嶽雲親爹爹,叫我“愛爹爹”……嶽雲不多話,架著女兒騎在脖子上,隻為了讓她揮舞著小手興致勃勃地看鳥兒築巢----那些往事,一頁頁都鮮活恍如昨日啊。

我出神地想著,靜靜微笑。隻因過去實在甜美,回憶一絲一毫,也能支撐著慢慢等下去。

紹興十七年盛夏很快來到。既逢酷暑,我更加牽掛嶽雲,也自我安慰說幸虧他去了廬山腳下,否則留在軍營還不是整日汗泥辛勞?

頂著毒辣辣的日頭,我故意親赴郊外禁軍大營,考核選拔在皇帝身邊當值的新人。而回宮後,我擦了汗換了衣裳,估量著時日,便款款往床榻上一躺,對兩旁輕柔打扇的宮女們道,“朕覺著有些不適,想必是中了暑---宣太醫來。”

自然太醫把過脈象後,在皇帝的強調下,也說我是中暑,開了方子,請我靜養。

這個消息很快傳出宮去,秦檜韓彥直等先後進宮探望,尤其韓言直,還送上了一簍自家產的楊梅。

我幹脆坐在床上,掂著就痛快大吃,舌壓吮吸酸甜汁水,心中第一個念及的竟是:要調些蜂蜜,才更合嶽雲口味。

想著他,我又下意識地轉了轉指上套著的兩枚對戒----誰說我不是消瘦了幾分?

探病的韓彥直坐在一旁,他抬頭看我,目光若有所思。我隻無謂地一枚枚繼續啜著楊梅,吃得深紫紅的汁水染上指尖。

十日後的夏夜裏,“康複”了的趙構坐在案前,再閱線報。

名義上贈與嶽敏的一筐福州興華陳紫荔枝,並青白夏紗羅帛等等禮物,又一次被嶽飛退回。更甚的是,之後他還借日常小事重重訓斥了嶽雲,當著全家上下,罵他為祖母守孝卻心不在焉。

嶽雲便在姚氏墓前,跪了一天一夜。

我滿腔暴烈之情,也不得不依舊硬生生吞下忍耐。飛奔到廬山腳下一場大鬧的景象也就隻能在腦子裏轉過一輪輪----嶽飛,你既然要逼死扼殺你根本就不了解的情愫,走著瞧吧!!一旦我看準時機,以性命相搏----雲兒終將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