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相遇(1 / 2)

3.相遇

李白記得第一次遇見周蔚的情形。

那是一個陰沉沉的星期五的早晨,海水帶著鹹味從天空高處的機械雲裏傾瀉而下。純粹為了澆濕地麵和營造濕潤健康的城市氛圍。因為分布在街區連接處的一個個小花園抵禦不了海水的衝擊力和鹽分,因此這些花園都有鋼化玻璃遮住,僅僅接受陽光的照射。

由於人類和機器在60年代的戰爭,人類使用了所能夠使用的核武器,機器則控製了核武庫剩下的一部分。作為戰爭的代價,人類的在21世紀中葉全球2000多個城市在戰後銳減到不到300個。大氣環流由於受到核武器的大量使用而變得混亂和受到汙染。從海洋上空蒸騰的雲霧中帶著致命的放射性物質,飄到成為廢墟的人類城市上空,這就是戰後10年內,人類銳減的主要原因。

人類戰敗後,智能機器將剩餘的核武器作為能量來源,發明了機械雲。這些如同高空氣球或飛碟一樣的東西由核動力驅動,在每個城市的上空都有數個這樣的飛行物盤旋,它的主要作用是驅散飄來的飽含放射物質的自然形成的雲,使其遠離幸存者的城市。另一個作用則是從遙遠的未受汙染的海域汲取海水,定期降下,從而緩解城市的旱情。

由於海水不能直接飲用和澆灌,因此,這些雨水由地下水係統收集後淡化和淨化,然後通入城市水管,從數百萬的水龍頭中流出,被人類飲用和使用。

整座城市的建築和地麵都經過防鹽處理。其實海水的成分更接近人體的組織液,生命最初就是在海水中誕生的。如今,海水再次流淌在人們的身邊,帶著鹹味,帶著遠方純潔的氣息。人們在雨天的屋內,透過窗戶看著海水彙聚成小溪,或者撐著傘走在街上,街上,彌漫著大海的味道。

星期五的早晨,李白像往常一樣5點起床,而機器領班在午夜12點後就已經充完電啟動了。李白望著那些不知疲倦,隻有在晚8點時集體奔向充電樁的機器同事們,正麵無表情地對一台台肥皂盒一般的汽車進行日常維護,不由得悲從心來。這些機器維護師每天隻需要4小時的充電時間,和每半年一次的定期維護,這些維護是由領班做的。而領班,則為更加精密和耐用的機器人,可以5年都不需要維護和升級。

然而那些自動汽車卻需要每天維護,而維護的主要任務,不是機械故障而是外觀破損和係統問題。簡單的說就是乘客對汽車的損壞和人機交互軟件出現的問題。

在一月一次的工作總結會上,機器人維護師會集體對人類維護師發出抱怨。不是抱怨他們的工作效率,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是抱怨他們工作中的失誤。比如李白在重置人機交互軟件的時候,有時會輸錯日期。有些人會將深褐色的椅罩換在黑色的自動汽車上,還有一次,竟然有人類維護師拿走了乘客落下的財物而沒有上交領班。這些抱怨在李白聽來十分刺耳,簡直就是在鄙視和咒罵人類,在被征服者人類已經十分自卑的深深的傷口中,又撒了一把海鹽。

幹了3個小時,李白喘了口氣,接過領班遞給的能量飲料喝了兩口。他身上的衣服是複合纖維,成份是從海水中提取的納米材料,穿過後扔進淡水中可以自動溶解,而帶著鹽分的汗水卻無法溶解衣服。每天,李白都可以得到一套斬新的海水製服。

李白幾乎隻喝能量飲料而從不吃東西,這樣也就省卻了出大恭和穢物沾身的麻煩。在機器們看來,人類的吃喝拉撒不僅徒勞甚至可笑。吃進去亂七八糟的東西又排出汙七八糟的一部分,剩餘的作為外在行為和內在維持的能量而被消耗掉。這還不如一開始就將能量所需的物質計算好,一次攝入毫無剩餘即可。

不過如此一來,饑餓感如何克服就成了問題,人類進化所留存的生物性在機器看來純屬麻煩,而且幾乎無法丟棄。因此絕大部分人類都還是選擇傳統的吃喝拉撒,而意誌力極強的人則選擇了機器的生存方式,隻喝能量飲料,如同機器隻加油料一般,休憩則如同機器充電。

盡管李白打定主意,不拚命,不冒失,盡量減少工作失誤。在領班的評估序列中,他依然排在表現最差故障最多的機器人維護師的後麵,在人類維護師中,他排在第一。

李白早就知道領班的存儲器中,人事數據的排名狀況。他對此無所謂,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個設計師,一個真正發揮本領的人類精英。

“如何,24號?”領班問道。

“還行,歇10分鍾吧。”

“可以。”領班離開他去了其他人類維護師的工作平台。

李白握著塑料瓶,將淡紅色如稀釋後的血液一般的能量飲料一口口的抿入體內。這種飲料的口感酸甜,喝下後胃腸和全身發熱,頭會暫時有些麻痹。但數秒後,便會感到十分振作清醒。

此時,一輛白色的非自動汽車進入李白的視野。白色?李白不由詫異地自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