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鸞被這番嚇呆了,不敢相信這是出自林彥之口。

“我是在軍中知道的這道理,軍中不講身份,隻說本事,我如果有本事,部下自然信服,如果沒有做將領的本事,早就被眾人轟下台,那裏會顧忌我是什麼皇子。動輒就是數千數萬人的性命,不明白這些道理怎麼行?”

“我信服了!”李鸞朝林彥一拜,行的是官禮。

當初能夠一改南朝敗北的困境,與氣勢正盛的北朝軍隊打個平手,甚至想出利用北朝有人散布的自己叛變的謠言故作假象,如此膽識,如此計謀,林彥,是個好對手。

李鸞自此之後對林彥大為改觀,當日他們放下了身份,放下了彼此身上背負的一切,隻想體驗這人世冷暖,看世間百態。

直到夜幕降臨,李鸞甚至覺得怎麼一日這麼短,眨眼間就過了。

“你回去吧!”林彥告別李鸞,向宮門走去。

此時,李鸞突然攔在林彥麵前,有些激動地喘著氣。

“怎麼?還有什麼事嗎?”

“以後還能再見嗎?”李鸞此時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隻是覺得如果此時不說,以後就可能沒有機會了。

“不要告訴我你改變主意了?”林彥取笑道。

李鸞搖搖頭,“林將軍,如果以後無緣再見,我隻想告訴你一句話,這句話是我今日所有的感受,不說出來我心裏不痛快。”

林彥帶著鼓勵的眼神,看向李鸞,“我聽著。”

“有你在南朝,是萬民之福,所以以後,不管多麼艱難,請一定要記得,百姓才是一國之根本,南北兩朝的戰亂使得許多人失去了親人和家園,這並非無法避免,盡管會有諸多磨難,但一定不要忘記這一點。”

李鸞有了今日這一遭,突然覺得,南北兩朝之間的和平相處並不在兩國君主,而是在這其中起著十分重要作用的自己眼前的這個人。戰亂,已經有了太多痛苦,是時候該結束這一切!而林彥,就是自己看到的那個希望。他身居高位,卻深知人間疾苦,有他生於此世,乃是萬民之福。

“阿鸞,你這麼說,教我如何回答才好?”林彥一時之間不知所措,因為李鸞這一番話亂了心緒,雖然這也是自己心底最深處的願望。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李鸞笑了笑,臉上帶著的是對林彥的自信。

林彥突然有一種錯覺,好像那個來投奔自己的人又回來了,她告訴了自己不死人的身份,因為自己的一句話進了宮,這一切就算是騙局,自己當時也確實體會到了被人信任至此的感覺。

“林彥自當殫精竭慮。”最終,林彥隻說出這句話,卻比所有的話都來的更加的沉重。

之後三年,林彥果真如承諾的那般,在南北兩朝之間的相處上費盡心思,因為史上多次戰亂皆是來自於邊境的爭端,為了避免此事,林彥建議成帝頒布法令,如果邊境一年內無爭端,可以免除下一年的賦稅,以此類推,北朝也因此效仿,因此三年內邊境再無戰亂。

而這三年內,李南經過數次升遷,現在已經做到了北朝軍中的一個小將,因此搬離了李府,自己開了自己的府邸,並且娶了一位妻子,兩人生活自然十分美滿。

一年後,李南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李鸞還前去道賀,被李南問道自己何時嫁與司馬修文時,被追打了一番後喊著討饒才作罷。隻是此事被司馬修文聽說了,於是逼問了一月李鸞究竟何時打算下嫁,李鸞受不得如此糾纏,終於點頭同意。

隻是,在李鸞嫁去司馬府的前一日,李鸞收到林朗送過來的一封長信,李鸞問寫信的人為何不來,林朗答,惟願君安,就此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