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宋朝做有錢人,月薪要達到多少
這一個月來,李家兄弟忙著安頓李老太太,又是雇傭雜役和奴婢,又是翻修房屋,添置家用,裏裏外外花了不少錢。李郎備考之餘幫他媽管了幾天賬務,他不由得感歎,想在這個年代過好日子,開銷還真不小呢。
午後,李小娘子來李郎家探望奶奶,兩個年輕人坐在涼亭喝茶,邊喝邊閑聊。
“哥,多虧了你幫我雇傭樂人,還解決了廚子的問題。我媽對她的生日宴十分滿意,說明年也照著這個配置來。”李小娘子高興之餘,有一丟丟惆悵,“就是花錢太多了。”
李郎點頭:“確實,雇傭樂人、舞伎,價格都不低呢。還好我爸不是享受主義者,不然在家中養歌舞伎,那可是一大筆開支。”
“你要是想享受舞樂,我們改天可以去孫姑娘家做客。他們家樂人舞伎加起來有幾十人呢,而且各個技藝出眾,不比在瓦舍演出的大明星差。”
“好啊,改天我去見識見識。”李郎說,“瓦舍的藝人收入高,碰上大明星演出,門票翻倍。”
確實,宋朝娛樂業發達,樂人、歌伎、舞女等收入都不低。據記載,宋孝宗時期一名在瓦舍演出的知名歌伎,最高日薪能達到二十多貫錢。也就是說,隻需一年半,這名歌伎就能實現“家財萬貫”。一貫錢等於1000個銅錢(1000文),二十貫就是兩萬個銅錢。而當時普通百姓的日收入是100—300文不等。
普通歌舞伎、樂人的收入當然沒有上述這位“明星”那麼高,但是跟市井職業相比,他們絕對是高收入人群。
除了娛樂場,許多達官貴人家裏也會養歌伎、舞伎。少則幾人,多則數十人。著名詞人辛棄疾家中就有十幾個歌伎,三十幾個舞伎。不用說,這肯定是一大筆開支。
了解完從藝人員的薪資,李小娘子又問李郎:“你雇人幫奶奶從碼頭搬運行李回家,要花多少錢?”
李郎說:“雇傭搬運工人的開支,正常是一天200文左右。但如果路途遙遠,或者遇上惡劣的天氣,還得再給工人加一點。我們雇了三個人,碼頭到我家不算遠,行老幫講了價,總歸花了500文。”
“那雇傭婢女呢?”
“雇傭一個普通婢女,需要支付的年薪大概是四五十貫。如果想找有經驗的,可能還要貴一些。我們剛給奶奶找的那兩個婢女,加起來每年開支大概100貫。”
李小娘子陷入了沉思。她算了一筆賬,她家和李郎家情況差不多,仆從、婢女、雜役等,加起來有二三十個。按照雇傭人力的平均工錢來算,每年需要支出一千三四百貫錢,也就是一百四十五萬個銅錢。他們去普通酒樓吃一次飯,需要四五百文;去豪華酒樓吃頓大餐,需要一兩千,在家辦一次奢華宴會,需要花費大幾千……
“這麼說來,家裏每年的開支確實不小。”李小娘子說,“逢年過節和朋友去大酒樓吃宴席,價格可高了。還有我和我媽的首飾、服裝、化妝品……都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