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讚同:“是啊,我這幾天幫我媽管賬,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還好你爸和我爸的工資不低。”
“是的,我聽我爸說過,除了分配的職田外,我們家有商鋪、房屋、莊子,家中經商收入比他們工資高得多。”
“還好還好,雖然不能跟孫姑娘家比,但是我們已經過得很滋潤了。”
想到了各自老爸的收入,兩兄妹又稍微放心了些。
宋朝官員的俸祿跟其他朝代相比,算是非常高的。比如宰相,樞密使等最高級別的官員,每個月俸祿是300貫,此外還有各種津貼,如衣物補貼,糧、茶、酒、炭、鹽等等,甚至連喂馬的草料錢,還有隨身人員的衣服糧食錢等等,公家全包。以上合計,一級官員的月收入至少有五六百貫,可能還不止。
再比如最低級別的官員,如縣丞、縣令,月俸祿是十幾貫,加上各類津貼,他們每個月的收入能達到幾十貫,朝廷還會給他們分配職田。所謂職田,就是屬於官員但租給佃戶種的地,佃戶每年的收成是要按需上交的。
介於上述二者之間的普通官員,月收入至少也能達到一百貫以上,這還不包括實物補貼,職田等。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很多官員都參與經商,在那個商品經濟急速發展的年代,經商收入遠比俸祿要來得高。
聊完家中的收入和開支,李郎向李小娘子建議,她可以慢慢向她媽學習算賬了,畢竟以後嫁了人,這些都得她來管。想要在這個年代保證優渥的生活,壓力還不小呢。
小知識:
1、宋朝經濟發達,官員的俸祿也是曆朝曆代中最高的。根據《宋史·職官誌》記載,官員俸祿大致分為正俸、加俸、職田三類。各類補貼包括茶、酒、廚料、薪、蒿、炭、鹽,喂馬的草料,隨身差役的衣糧,夥食費等等。
2、《宋稗類鈔》記載,一位生活於宋孝宗時期的歌伎因為技藝超群,還會譜寫曲子,平均每天的收入能達到二十多貫。
3、關於雇傭婢女。司馬光的友人曾給他寫信借五十萬錢(五十萬個銅錢,也就是500貫),說那不過是他雇傭一個婢女的錢。司馬光回信說,“某家居,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純有帛。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根據宋朝基本法典《宋刑統》規定,“自今人家傭賃,當明設要契……在法,雇人為婢,限止十年。”也就是說,在司馬光那個年代,雇傭一個婢女十年是500貫。
4、宋朝商業發展迅速,人們對商人的認知發生改變,商人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範仲淹所說,“嚐聞商者雲,轉貨賴斯民。遠近日中合,有無天下均。上以利吾國,下以藩吾身”,商業群體也從普通百姓延伸到了朝中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