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京城的人口密度實在太大,為了解決百姓住房問題,北宋政府製定了相應的政策,比如,推出了租金低廉的公租房。若是發生自然災害,官府還會適當減免公租房的租金。公租房的月租是四五百文,完全在百姓的承受範圍內。因此,大部分百姓會選擇住公租房。
不過呢,周二郎一家住的不是公租房。
跟同事聊完天,周二郎有些鬱悶。他努力說服自己,他不是一個人,大家都一樣窮!而且汴京房租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慢慢來吧,日子總會一天一天變好的,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變好。
周二郎努力平複心情,繼續幹活去了。碰巧今天李郎來會仙樓吃飯,同桌坐著的是有他的好朋友趙公子。周二郎的哥哥周大郎也在一旁站著,兄弟倆見麵,打了個招呼。
李郎見周二郎像是有心事,問他發生什麼事了,周二郎就跟他嘮嗑了幾句最近租房的煩惱。
李郎表示理解:“京城繁華,全國各地的商人都來這裏做生意,租買房屋和商鋪的人越多,房價就越高。加上每年都有很多學子來京城求學,準備科舉考試,這幾年房屋出租行業越來越熱門了。”
“是啊,聽說在京城做房地產生意是門好買賣。”趙公子說,“怪不得滿大街都是房產中介。”
周二郎點頭:“兩位郎君說得有道理,競爭就是生產力啊。看樣子,有生之年房價是不可能下降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拚命賺錢。”
趙公子說:“加油,你可以的。”
周大郎說:“共勉吧弟弟,我們一起加油。”
周二郎心裏苦。哦,又是努力打工賺錢的一天。
小知識:
1、平民百姓在京城居住的情況,如《東京夢華錄》:其後街或空閑處團轉蓋房屋,向背聚居,謂之“院子”,皆小民居止。大致意思是,(京城)後街和空置的地方蓋著簡陋的房子,這些房子排成一圈,房子之間相互背對著,這樣的房子叫做“院子”,在這裏居住的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百姓。
2、宋朝平民居住的房子分為瓦房和草舍,北宋王希孟《千裏江山圖》中畫了很多低矮的民房、草房,從中可窺見當時百姓的大致居住環境;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也畫了不少民房和商鋪。
3、隨著經濟發展,牙人的職能細分出了更多種類,宋朝負責房屋買賣租賃的人叫做“莊宅牙人”,既後世的房產中介。
4、宋朝政府向民眾提供公租房,價格比私人租賃的房子要低廉許多。管理公租房的機構叫“樓店務”,又叫“店宅務”,負責公租房的建造、租賃和管理。見《夢梁錄》,“樓店務,在流福橋北,有官設吏令宅務合於人員,收檢民戶年納白地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