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那嘎山寨(1 / 3)

(1)

當東方焜帶領大家登上了在懸崖上開鑿出的小路後,才真正體會到“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的絕壁險境。整條山路有一半的地方寬度不到一米,對麵過來一個人需要將身體緊貼到岩壁上才能過去,而腳下則是數十米深的懸崖絕壁,不小心踩落一塊小石頭,半天才聽到落地的響聲。

迎麵一陣山風刮過來,將幾個人的身體都吹得晃動了一下,大家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幾個人緊緊扶住一側的岩石,不敢邁步。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的這句《蜀道難》就是這裏最好的寫照。好在向上攀登的山路上沒有人把守,否則在險要處架上一挺機槍,要想登上山寨真是不可能。

來到寨子的門口了也沒有看到一個守衛的人,東方焜驚奇地說:“真的是很奇怪,這裏的山寨為什麼連一個守門的人都沒有?”

沐天虎氣喘籲籲地說:“這就是當地的土著人與我們的不同之處,這些人太善良、太誠實了,他們甚至根本不去考慮有人來進攻寨子。日本鬼子占領這裏的時候,可以隨便進入到土著的山寨裏,而我們的寨子鬼子費盡心機也很難打進來。”

“難以理解,一個世代靠狩獵為生的土著部落竟然不知道防範敵人的進攻。”東方焜搖著頭用無奈的口吻說。

老兵接口說:“跟他們接觸後你會發現,他們雖然以狩獵為生,但是心地卻單純善良。他們狩獵時絕不打大型動物,主要以山雞、黃羊、野鹿這些小動物為主,另外就是采集山裏的珍貴菌類和草藥,他們很懂得養護森林。”

說話間大家走進了寨子裏,整個寨子分布在山坡上的樹叢中,都是那種破舊的吊腳樓,靠幾個木樁支撐,屋頂覆蓋著茅草。一條簡單的石頭路彎彎曲曲地連接著散落這些依山而建的吊腳樓。一些玩耍的兒童穿著分辨不出顏色的破衣服,瞪大好奇的眼睛看著他們這些外來人。

七個人一邊沿著羊腸小道往上攀行,一邊巡視著山寨的情況。忽然大家都看到了岩壁上分布著一些非常規則的洞口,很顯然是人開鑿出來的,洞口安裝著木門,看樣子是有人居住。在堅實的岩壁上開鑿出洞穴來,絕對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特別是對於還處於原始落後狀態的手工民族來說。

不時地看到洞口有女人和孩子的臉在門縫裏露出,又很快消失,表情帶有的不是敵意,而是一種羞澀和驚奇。

大家都在感覺好奇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背著孩子的那嘎族少婦,她一臉的溫柔,無論以什麼標準,她都應該是漂亮的,全然沒有想象中的原始狩獵人的野蠻粗魯樣子。忽然見到這麼多外來人,她表情羞澀地轉過身子想離開,沐天嬌見狀急忙趕過去低聲同少婦交談了幾句。

天嬌與少婦交談用的是土語,東方焜一個字也沒聽懂她們談的內容,但他從語氣中能聽出兩個人都很友好。

幾分鍾後,天嬌一臉喜悅地回來,高興地對東方焜說:“那些人經常到寨子裏來,來後直接去土司家,都是傍晚的時候離開。”

“哦,知道是什麼人嗎?”東方焜急忙問。

沐天嬌搖著頭說:“寨子裏的人從來不打聽土司的事情,所以不知道來的是什麼人,也不清楚來幹什麼。”

“土司家在什麼地方?”

天嬌指著寨子的最高處說:“就在那邊的山崖下麵,用柚木建造的一棟很大的吊腳樓。”

大家又沿著寨子的山路向上走了兩三百米,頓時,眼前出現了一棟氣派漂亮的吊腳樓。從進人緬北還沒有見過這麼有氣勢的吊腳樓,樓的背麵緊貼在數十米高的岩壁上,整座樓有二十多米長,全部用緬甸的國寶柚木建造而成。與其他吊腳樓不同,它的樓梯在正麵中間的位置,登上十幾階的樓梯後,兩邊是寬敞的走廊,兩側的走廊裏各有三個門口。

在這棟吊腳樓的一側,有一座十多米高的佛塔,雖然與前麵住過的大奘房的佛塔無法相比,但是在這高高的山峰有這麼一座佛塔,也讓人感到很驚訝。

有兩個身體強壯的年輕人在樓前巡視,他們的肩膀上挎著長槍,跟前麵發現的幾個日本人的步槍相同,都是小馬槍。這兩個人看樣子是土司家的護院,見東方焜他們幾個過來,立刻上前詢問。

“請問幾位是幹什麼的?”

老兵馬上笑臉相迎,“我們是收煙膏和山貨的客商,是從中國那邊過來的,想借寶地休息一下。”

其中一個護院打量了幾個人一下,“等一會兒,我去向老爺說一聲。”說完轉身朝樓梯跑去。

噔噔上了樓梯後,不到一分鍾,一個佩戴著許多金銀首飾的中年男子出現在樓梯口,向下看了一眼,從下麵這幾個人攜帶的武器他就能看出來不是一般的客商,清一色的斯登衝鋒槍,而且還有短家夥,他急忙從樓道上下來。

大家瞥了一眼就知道這個男子是土司,隻見他的脖子上、手腕上、手指上到處都金燦燦的,也不怕累贅,仿佛在有意炫耀自己的財富。他的上身穿沒有衣領的對襟式長袖短衫,下身穿著漂亮的紗籠,頭上戴著崗色,下樓梯後雙手合十向大家問好。

令東方焜想不到的是這個土財主竟然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跟他們打招呼,“歡迎各位朋友來的我們那嘎山寨,我是這裏的那嘎土司,請問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

東方焜也雙手合十一語雙關地說:“嗬嗬,土司老爺好,聽說野人山遍地有寶,我們這次從中國境內過來就是來尋寶的。初來乍到,想到貴府休息一下,順便了解些情況,不知道是否答應?”

“哈哈,當然可以。你們中國的孔聖人有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求之不得。”土司笑嗬嗬地改用漢語回答。

東方焜想不到這位原始狩獵土著的土司知識這麼淵博,不但精通英語,還了解中國文化,讓他不得不刮目相看,馬上誠心實意地說:“想不到您對我們中國文化還非常了解,真令人驚訝。”

“因為你們中國的永曆皇帝曾經在我們這裏活動過,他離開後,跟隨他來到緬甸的許多部下一直在這一帶生活,所以我們對中國的東西還是了解很多。”

“原來如此。”東方焜看到這個土司第一眼的時候,還認為他隻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看來自己是看走眼了。

“還沒請教朋友貴姓?”土司問東方焜。

“敝姓東方,單字一個焜。”

“原來是東方先生,歡迎來到我們那嘎山寨。”土司隨後笑嗬嗬地招呼大家,“朋友們來的正是時候,我們剛要準備吃午飯,請跟我們一起吧。”

東方焜說聲謝謝,然後跟隨土司踏上樓梯。上到走廊處,大家先把鞋子脫下來,然後赤腳走進土司家的吊腳樓內。進屋前脫下鞋子這個風俗在緬甸的各處都一樣。

明亮光滑的柚木地板,顯示著主人的不一般的身份和財力,土司領著大家穿過堂屋,進入向後開的門裏。這個吊腳樓的結構讓大家都很驚奇,原來房子的後麵還別有洞天。

一般吊腳樓的堂屋的後牆都有一個小門,但是這個小門卻不是用來給人用的,是供鬼神進出自己的家使用,但是土司家的這個後門卻連接著後麵的一個岩洞。

進入堂屋後麵的山洞後,大家都感覺眼前一亮,後麵原來是一個很寬闊的空間,至少有上百平方米,同前麵的房屋一樣,地麵也鋪著光滑的柚木地板,橢圓形的洞穴有七八米寬,近二十米長,中間位置擺放著幾張對接起來的低矮方桌,四周點著數個火盆,既用來照明也用來驅趕洞內的潮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