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夢想也罷,喜歡出風頭也好,哪怕是為了錢,基本上都能各得其所。比如刀郎,攜當年的餘威,寫寫歌,跑跑商演,你覺得好像沒怎麼見著他了,其實人家未必比一些當紅的過得差。所以真是沒什麼可比性,條條大路通羅馬,個人有個人的辦法,個人有個人的活路。
就好像你認為在職場上怎樣才是成功,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標是什麼,也實現了就算是成功;想要在大公司出人頭地,做到高職,為此付出時間體力,辛苦工作,最後如願升職了,就是成功;追求金錢上的滿足,無論是做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還是勞碌的私營企業高管,
拿到期待的酬勞,也是成功;喜歡隨心所欲,不為條條框框束縛,可以如願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由此負擔自己的生活,同樣是成功;心甘情願與世無爭,工作隻是謀生的手段,寧願用省下來的時間去做自己更喜歡的事,或者照顧家庭,做到了,也是成功;哪怕你上班隻圖離家近,工作輕省,找到了這樣的工作,你就是成功的。
所謂成功,每個人的標準不同,你自己的那個才是衡量你是否成功的標準。其他人所說的,不過是隨口一說,或者過於主觀,你把別人那個當成你的標準,就累了。
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些需求和欲望,但這些需求和欲望的前提必須要與本人的能力及社會條件一致。每個人的生活有歡樂也有缺失,我們不能搞攀比。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到知足常樂。“知足”便不會有非分之想,“常樂”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有一戶從農村來城裏打工的人家,男人做的是城裏人都不願做的清潔工,每天拖著垃圾車往垃圾站轉運垃圾;女的剛來時懷有身孕,生了孩子後,就出去給人擦皮鞋。他們租住的房子是一戶人家在圍牆邊搭蓋的簡易廚房,房子很小,裏麵隻能放下一張雙人床。他們的家具都是別人丟棄的,根本就放不進房間裏麵,隻能放在屋外。他們連吃飯的飯桌都沒有,即使有了也沒地方放,所以他們隻能在屋外吃飯,有時將菜碗放在板凳上,有時幹脆將炒菜的鍋當菜碗用。
他們屬於城市貧民,是城市裏的邊緣人,可是他們看上去沒有一點兒愁苦的感覺。他們住的地方是宿舍大院的大門口,經常人來人往,男的每天哼著小曲兒,忙進忙出,跟來來往往的人們打著招呼、聊著天,而且有求必應,特別熱心,也特別快樂,總是一臉的滿足。他們覺得自己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所以他們很知足。
這對夫妻和那些腰纏萬貫的人比起來簡直就是一貧如洗,可他們的快樂卻比腰纏萬貫、依然愁容滿麵的人多了許多。這是為什麼?
其實人的需求量很小,但人的欲望卻在無限製的膨脹。所以,人的需求遠遠低於人的欲望。我們應該學會盡量滿足自己的需求,盡可能地抑製那些無限膨脹的欲望。順從自然的本心,快樂地去生活。“知足常樂”不應該隻是說說而已。你的房子就算再多再大,你也隻能在一間屋子裏的一張床上睡覺;就算把世界上所有的山珍海味都擺在你的飯桌上,你也隻能吃下你的胃能容得下的東西;你的衣櫃裏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高檔名牌時裝,你也隻能穿一套在身上;你有無數雙鞋子,你也隻能穿一雙在腳上;你有無數輛汽車,你也隻能開著一輛車在街上跑……
人們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窮人想一夜暴富,而有的時候有錢人的財富卻變成了一種累贅。買了大房子還想買更大的房子、屋子裝修了一遍又一遍、小汽車換了一輛又一輛、家具換了一套又一套。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因為有錢,隻是希望那些東西看上去更氣派、更豪華、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