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會出現的心理危機包括兒童孤獨症、兒童多動症、兒童抑鬱症等,如不進行治療,發展下去會影響其以後的人生道路,所以,家長們對兒童心理危機應早期識別,並盡早帶他們接受治療,使他們遠離心理危機,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兒童孤獨症
冷漠的孩子——兒童孤獨症
兒童孤獨症就是兒童自閉症,有以下特點,家長們不妨將自己孩子的行為與以下幾點進行對照,看看他們是否有其中的某些表現。
第一,冷漠獨處。從嬰兒開始,當父母走向他的床旁時,他也靜悄悄的,像個聾子,從不向母親伸開雙手,要求抱他;一兩歲時,父母下班回家,從不上去迎接;幼兒園時,從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從來不鬧,隻是自己呆呆地坐在一個角落裏擺弄一兩樣東西,顯得很乖;上學後也從不理會老師、同學,自己坐在自己的桌椅上從不去和同學講話、玩耍。心理學認為這是從小與社會交往障礙的表現。
第二,不愛說話。患孤獨症的兒童,從小就不愛說話,並且語言遲緩,說話反應吃力,也就是有言語障礙。
第三,行為呆板。患孤獨症的兒童行為極為單調呆板,每天隻是一個人坐著重複擺弄他的一種玩具,從不更換。
第四,智力偏低。患兒智力往往偏低或不均衡,有的對某一方麵智慧可有超長的情況,如對計算、記憶、音樂、樂器、畫畫、書法等某一方麵有偏嗜情況。
兒童孤獨症怎樣進行心理治療
如果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如上兒童孤獨症的表現,就應帶他去醫院谘詢相關醫生,及時接受治療,而不能任其發展下去。
第一,加強親人的關愛。這是治療兒童孤獨症最重要的一條,父母兄妹,不能因為他喜歡獨處,就不去關愛他,孩子愈是這樣,愈要去疼愛他,要讓親人的溫暖像陽光一樣,一點一滴地去融化他天生帶來的一顆冰冷的心。
第二,及早治療。家長發現小孩有孤獨、冷漠、離群及語遲等情況,除了要多關心他,給他溫暖之外,還要及早帶他到醫院,找精神科醫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言語引導,必要時可給予抗精神病藥。尤其家族中有孤獨症病史的,更應該早看醫生。
第三,學校裏老師、輔導員對有兒童孤獨症的學生要多關心,切不可歧視他、孤立他。
第四,心理疏導。孤獨症是一種自我封閉的精神病證,他遠離社會人群,把自己封閉於一個自己的世界之中,不願與人交流、交談,因此,需要我們對他進行心理疏導,用親切的話語逐漸幫助他走出自閉。
第五,飲食調養。可以給有孤獨症的兒童多吃巧克力,大一點的少年可以給他喝點咖啡或熱茶,幫助他興奮神經。
兒童多動症
孩子特別貪玩——兒童多動症
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貪玩,總是上竄下跳,不斷地惹麻煩,於是總是責備孩子。其實,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急於責備孩子,而應考慮一下孩子是否患有兒童多動症。兒童多動症與兒童孤獨症恰恰相反,是一種興奮性偏高,抑製能力偏弱的精神疾患,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靜不下來。患多動症的兒童,最大的特點就是靜不下來,不停地在動。例如,一位患兒的家長說我這孩子一分鍾也靜不下來,總是在不停地蹦著、翻動著,因為太鬧,所以他爺爺給他起名“鬧鬧”。
第二,注意力集中不起來。患多動症的兒童,做事情如寫作業等時,注意力總是不能集中,忽兒站起來逗逗小狗,忽兒學窗外鳥叫,不願做重複動作,叫他描紅寫字,他描上一個就不耐煩了。上課從不專心聽課,還好搗蛋,常常幹擾別人,開家長會時教師常常向他的家長訴苦,說這學生最難管教。如鬧鬧的媽媽說:“鬧鬧在家裏更是不聽話,還是一個‘人來瘋’。做作業常常是字未寫完就去算算術,一個算術題還未做完,又跑去畫畫”。
第三,情緒不穩定,好衝動。患多動症的兒童屬情緒高漲型,但往往不穩定,動不動就哭鬧。好衝動,情緒忽高忽低是他們的又一特點。
一般來說,到八九歲時兒童多動症的症狀會更加明顯,家長對這個時期的孩子要給予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