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危機的特點及原因
老年人多突發性心理危機
進入老年階段的老年人早已經曆了幾十年的人生磨難、心理磨難,經曆過風雨,見過世麵,一般的心理衝激已不在話下,所以,老年人的心理危機往往是由突然發生的嚴重的心理衝激所引起,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第一,突然失去老伴。與自己相濡以沫一生的老伴突然撒手而去,是對老年人的一大打擊。他們往往因此而感到世界忽然變得空虛而冷漠,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危機,有的人甚至有隨老伴而去的想法。
第二,突然患了絕症。老年人被診斷出癌症,對本來就多病的老年人往往是致命的打擊,極易導致其產生心理危機。
老年人的病理痛苦往往大於心理痛苦,所以治療老年人的心理危機必須同時治療病理症狀。
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心理危機的發生原因有同也有異
低齡老人心理危機的發生原因:
第一,親子喪失。親生兒子或女兒,或孫輩因車禍、災害、疾病等原因的突然死亡,是對低齡老人的致命打擊,白發人送黑發人,他們承受不了,因而易引發心理危機。
第二,被診斷患了絕症。比如,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忽然得知患了癌症,這突如其來的心理打擊,往往會把對生活還充滿希望的老人擊倒。因為低齡老人往往感到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自己也苦出了頭,該享幾天福了,不料病魔竟纏上了身,所以心理一時難以承受而引發心理危機。
高齡老人(>75歲)心理危機的發生原因:
第一,對衰老的急劇加速的恐懼。人生七十古來稀,能夠活到70歲已經很不容易了,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說,50歲的人就已感到身不由己,精力一年不如一年。老年人到了75歲,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生命已日薄西山,衰老急劇加速,常會有慨歎。
第二,對生活逐漸不能自理的恐懼。高齡老年人體力日衰,生活逐漸難以自理,卻又很難依靠別人,難免產生恐懼心理,家中有兒女還好,空巢老人則往往因無助則生憂恐,因此更易導致心理危機。
第三,對疾病日漸加重的恐懼。高齡老人因免疫力下降,病魔越發抬頭,病症也日漸加重,無論是心髒病,還是高血壓、糖尿病,或是腎炎、腫瘤,大都是已進入晚期,各種各樣的病痛不適都是老年人的磨難,所以很容易讓高齡老人出現心理危機。
第四,對死亡的恐懼。高齡老人常感自己離進墳墓越來越近了,所以也越來恐慌,尤其對死亡不能正確認識的高齡老人恐懼心理就更重,而當他們知道親友或鄰裏中有老人故去,就會更加重了其對死亡的恐懼,一天天向墳墓走近的陰影揮之不去,所以常常會引發心理危機。
第五,若子女不孝則更添悲涼。高齡老人如遭遇子女不孝,就會感到自己活著是個累贅,不如死了算了,由於孤獨和悲涼,常患上憂鬱症,產生嚴重的心理危機。
老年人要自強,要降低對子女和他人的期望值,隻有自強才能救自己。
老年人怎樣防範心理危機
正確看待衰老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也逃不脫,人人都會變老。自從盤古開天地以來,還沒有哪一個人可以永遠年輕,幾十年前如花似玉的少女,也必然會變成一個白發蒼蒼、滿臉皺紋的老太婆,說起來是感到有些惆悵,但這是自然法則,人就是會變老,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說也奇怪,你愈怕老,還就愈老得快,坦然麵對反倒好,至少心裏不煩惱。
正確看待死亡
人不可能長生不老,再高貴的人都會死,哪怕是皇帝也難免一死,所以,既然人人都會死,我又何必獨怕死。
人既然可以舒舒服服地生,那當然也可以舒舒服服地死,隻要活夠了死,不是短命的死,就應該是無悔無怨的死,那當然也就是心裏不痛苦的死。
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
進入老年階段,不上班了,社會活動也少了,子女們要工作,也大多不在家,所以孤獨是避免不了的。這時老年人就應該自己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幹,自我排遣孤獨。例如,可以出去找同齡人聊天、聚會,可以在家看看電視、看看書報、聽聽音樂,可以和親友多打打電話,這樣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地豐富一些,就不會感到孤獨了。其實,在今天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隻會感到太鬧,而少有感到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