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改)(1 / 2)

星空,對一切智慧生物而言總有著一種無盡的憧憬,吸引著古往今來的所有文明去探索、去征服,而地球,不過是這無盡星海中微小的一顆。

AD1957,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

AD1961,人類第一次完成太空行走;

AD1969,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

AD1971,第一座空間站開始建立;

……

人類文明進步和探索星空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息……AD2214,人類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宇宙飛船在外太空建成並且成功首航AD2567,星係內加速軌道的建立極大地推動了星際航行的發展,隨著行星殖民的擴張以及太空製造業的不斷發展,航天的主力軍開始逐步由政府變為私人,各種獨立機構如春筍般出現。AD2730,人類的根據地就遍布了太陽係內所有的行星和衛星。AD3601,人們在小行星帶發現了最後一顆矮行星,並命名為索科維提,這一天也被稱為榮耀日,因為人類終於徹底征服了太陽係。完成對於母星係的征服後,人類也逐漸將自己的目光移向了宇宙更深處。AD3691,是人類曆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曲線跳躍技術的發展以及曲速引擎的問世使人類擺脫了光速的限製,能夠自由的航行於星球之間,而人造蟲洞技術的出現則標誌著“星際大航海時代”的正式開啟,一座座星門被人類建立,一個個恒星係成為人類的殖民地。

但是星門技術也有其無法忽視的弊端,這種近乎於在兩點間瞬間移動的航行方式隻有當兩點都建立起相應的跳躍門時才能夠實現。這意味著每當殖民星係時,人類都需要派遣一支先遣隊前往目的地建造星門,而這一過程一般需幾年乃至於幾十年。人們唯一能做的隻有等待並期盼著那自動駕駛的載滿冷凍船員的先遣隊能夠在多變的宇宙空間中安全到達。這使得在兩千多年中人類隻征服了近百個恒星係。接著,空間彎曲技術的進步為人類快速擴張帶來了曙光,人們終於可以不用借助星門而航行於恒星係之間。短短四百多年年間,人類就在數百個星係中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殖民地,但可笑的是,在這段“黃金時代”之後人類擴張的腳步便因為星際國家間的戰爭以及各種殖民地獨立戰爭的拖累而停滯不前。積重難返的官僚製度也成為了拖累擴張的重要因素,幾乎所有後期值得殖民的星球都在殖民前就已經被出售,這使得殖民擴張的利益幾乎無法惠及到普通人。

正如一切轉機一樣,來得那麼突然,令人意想不到轉折點終於出現了。AD7703,人們在位於船底星座的老人星附近發現了一個天然的蟲洞。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雖然天然蟲洞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科學家們一直未能證實它的存在。人們通過發送的探測器得知,這個蟲洞穩定地連接著一個巨大未知星係的恒星係統。這個區域可能離我們的銀河係相距遙遠,是一個人類從未探知的平行宇宙。這個蟲洞,很快被命名為EVE。正如它的名字預示的一樣,人們相信他們將在新的世界有一個新的開始。他們決定在EVE的兩端建造跳躍門,而隻有經過改造的飛船才被允許使用蟲洞本身,因為科學家們預計EVE可能會自動關閉。人們攜帶著設備和船隻穿梭於蟲洞兩端,忙碌著建造他們的基地。蟲洞對麵的恒星係不久被命名為新伊甸,而蟲洞兩端的跳躍門則被命令為“EVE之門”。由於這兩個跳躍門之間的距離是未知,而且EVE變得不再穩定,它們與一般的跳躍門相比顯得巨大無比。它們成為人類建造的最大的空間建築,足足耗費了人類200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為了能夠最大程度開發星係,各國政府聯合發布新的法令,宣布EVE將對所有人開放,EVE彼岸的一切,先到者先得。瞬間,人類擴張的欲望被再次點燃,很快,數百個獨立機構和巨型企業開始了對新世界前期的探索和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