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阿紅遺址的發現(1 / 1)

遠古人類為我們留下了什麼,需要認真、仔細和全麵地考古論證,需要大量的實物佐證,在這方麵,興義取得了豐碩成果。進入文明階段後,興義境內曆史的記憶依然精彩紛呈。

阿紅,是興義市東北部萬屯鎮的一個布依族村寨,長久以來,布依族村民世世代代在這裏生產、生活,從刀耕火種的艱辛歲月一路走來,直到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過上美滿的幸福生活。

2010年10月起,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這裏進行考古發掘。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一個個驚喜隨之而來,塵封千年的文明,被慢慢揭開神秘的麵紗,展現在世人麵前。

晴(晴隆)興(興義)高速公路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6縱之一畢節市至興義市高速公路的組成路段,同時,也是連接滬昆、汕昆高速公路的重要公路幹線。晴興公路起於黔西南自治州普安縣與晴隆縣交界的滬昆高速(60)新寨河特大橋西岸,經地久、馬路河、長耳營、雨棒、格沙屯、萬屯,止於興義市紅岩洞,與汕昆高速公路頂效樞紐互通。晴興高速公路在興義市境內,要穿過萬屯漢墓群保護範圍。

2009年初,得知晴興高速公路要經過興義市萬屯漢墓群保護區之後,鑒於萬屯漢墓群極高的曆史價值,且分布範圍非常廣,貴州省文物局、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度重視,在既耍保證基建工程順利實施,又要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總體方針指引下,花重金聘請高水平鑽探隊伍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局鑽探,辦鑽探三組50餘人,在興義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協助下,於2009年57月,對萬屯漢墓群中心區萬屯鎮楊梅基地至坡麻近5千米的地帶進行考古鑽探。

此次考古鑽探工作,總鑽探麵積為323150平方米,發現遺址1處,麵積約23250平方米發現遺跡現象64處,包括灰坑坑12個、溝11條、窯1個、窯址區1處、墓葬1座。考古鑽探發現的遺址,文化堆積中包含大量燒土顆粒,鑽探工作隊員在遺址範圍內采集到黃色或紅皮黑心的素麵和方格紋夾砂陶片數十片。考古隊員對采集陶片初步分析,其年代應在戰國至漢代,時代上早於或等於萬屯漢墓群的年代。

夜郎是我國戰國至西漢時期在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建立目的一個國家或部族聯盟。西漢以前,夜郎國之名,元文獻可考。

由常玻寫於東晉永和年間的《華陽國誌南中誌》記載將軍莊躍溯沉水,出且蘭,以伐夜郎王,且蘭既克,夜郎又降。這裏所指的是楚襄王在位時期(前298年前262年)的事,且蘭為今天的貴州省福泉市。

戰國至西漢時的夜郎古國,均是當時西南夷各部族中最強大的地方割據政權。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漢武帝劉徹遣唐蒙人夜郎,招撫夜郎王多同,並於西漢元光四年至五年(前131前130年),在其地置數縣,屬鍵為郡南部都尉。西漢末,夜郎王興與句町王禹、漏臥侯俞連年攻戰,西漢河平二年(前27目年),樣啊太守陳立殺夜郎王興,之後平定了其臣屬及附屬部落的叛亂,夜郎國滅,至此,夜郎國不再見於史籍。長期以來,夜郎國是中國最為神秘的古代文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