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71949年間,興義縣境內的進步青年和農民武裝回就在中共羅盤地委的領導下發起了捧乍、七舍、倉更等革命武裝鬥爭,並以這些鬥爭中的幹部、戰士為基礎成立了興義遊擊團,權極策劃革命活動和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黔西南。1950年1月,興義遊擊團移駐縣城擔負城防任務。
1949年12月13日,興義縣解放委員會成立。因集中一切力量做支前工作,當時縣內暫由原來的區、鄉政權維護地方秩序。
1950年3月,興義遊擊團部分幹部、戰士被分派到地方協助征糧工作,縣城僅留下200餘人駐守。此時,下五屯劉氏家族中的劉範吾、劉惠昌等人,按照原貴州省主席穀正倫臨近貴州解放時部署的應變計劃,以貴州綏靖公署少將、總務處長劉金照從貴陽運來的4卡車槍彈為主要武器,句結泥幽何氏家族中的國民黨卸職團長何紹虞以及原興義縣縣長蔣無識等發動叛亂。這一時期,各地反動武裝尋機迫害人民政府幹部和革命戰士家屬,人民政府派駐各鄉的部分征糧隊員慘遭殺害。1950年3月26日,布雄鄉孫竹青、胡太雲、胡子性等首先發動武裝組亂,布雄鄉征糧組組長張德恩,因保護糧倉,遭叛匪包圍,中彈犧牲原興化鄉鄉長段開學叛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過境部隊第四十五師派1個營前去追剿,營級幹部1人在戰鬥中犧牲3月30日深夜,童金才、蔣重、廖英、陳誌凡等6名泥幽區征目糧隊隊員被反動武裝殺害於風波灣萬人坑處,屍體被投入萬人坑中3月31日,劉範吾等在下五屯青岡林組織所謂的國民自救軍,劉自封為總指揮,何紹虞充任副總指揮,蔣無識任參謀長,商人朱遠鏘任後勤部長,原興義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黃益目任軍法處長,原縣參議員丁長治任財糧處長,國民黨興義縣黨部副書記長何茂輸任政工處長。國民自撤軍下屬8個縱隊和,萬人坑烈士紀念地2個獨立支隊,分別由地方反動勢力的代表人物充任縱隊司令和支隊長。當時,鄰近的廣西隆林縣匪首羅目輝、鄒朝龍等率匪眾300餘人加入匪部,興義城內宋永良與自稱反共戴國軍總司令的廣西溫老三率土匪100餘人也參與匪部。國民自救軍號稱2萬多人,一時,匪勢極其猖獗。
國民自救軍成立以後,立刻在縣境下五屯、淚由、布雄、巴結、烏沙、敬南、頂效、倉更等地瘋狂殺害征糧隊員,迫害人民政府幹部和革命戰士家屬,在劫過往車輛,被壞通信線路,搶劫庫存糧食,並於4月7問18日攻占興義縣城達11夭。一時間,全縣匪勢日熾。
1950年6月18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兵團第四十九師第一四七團團長趙光啟任主任,中共興義縣委書記王綱正、興義縣縣長黃輔忠任副主任,興義縣成立了剿匪委員會,對興義叛匪進行全麵和堅決的打擊。為了有效打擊氣焰囂張的土匪,人民武裝力量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了相應的調整。當年7月日,四十丸師一四七團第四、第六連,與興義遊擊團和羅盤支隊第二十一團第一、第二營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興仁軍分區興義獨立團,作為興義剿匪鬥爭的中堅力量。
興義訊中偽劉範宅19篤1年1月,中共興仁地委和興仁軍分區司令部根據中共(留令)中央和西南軍區黨委《關於肅清殘匪,消滅匪患,解放人民》
的指示,製訂對興義縣南部叛匪盤踞的地區實行興南鐵壁合圈剿匪戰鬥計劃。2月27日,曆經22天艱苦戰鬥,剿匪鬥爭取得了興南鐵壁合圍的重大勝利,擊斃和抓捕眾多匪首,其中活捉了何應欽的侄兒媳、縱隊司令女匪首李長珍和縱隊副司令蘇滿芬。而國民自救軍參謀長、原縣長蔣無識,率眾從泥由烏舍經倉更鄉打謝寨逃跑,最終隻身渡過南盤江邊往廣西。
在整個興南鐵壁合圍的戰鬥中,共殲滅匪眾880人,興義縣梅內各路殘匪盤踞的地盤重新回到人民孚中,叛匪勢力受到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