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擊退的殘匪並沒有竄出坡崗太善,他們沿著坡崗太菁中的山間穀地往南奔逃,竄人岩峰村的連綿大山之中。這裏不但普林更深,自然條件較之絨牛更加險惡,能夠據險與獨立團和武工隊周旋,而且與安龍縣交界,更加接近南盤江,便於逃向大江南岸桂北的十萬大山之中。

眾殘匪一路搶劫,避進岩峰。翻過鷹鶴埋口之後,深邃窪地下峰岩底部的西北側峰坡之間有一處岩洞,鄉民稱之為岩峰洞,洞廳極為寬闊,足以容納數百土匪藏身。此外,下。峰岩窪地內林木繁茂,將岩峰洞洞口遮擋得嚴嚴實實。於是,逃竄的殘臣選擇岩峰洞作為暫時藏身之所,並像模像樣地將指。揮部設在洞內。因此,之後鄉民們就把該洞稱為土匪洞。在洞口所在的窪地四圃,密布著低矮灌木叢和茅草,其間一條小路順坡而上,直通羊毛衝撞口,遇有緊急情況,土匪就可立即翻過婭口經安龍地界逃向南盤江邊。人夜,殘匪不但派出小股匪眾騷擾獨立固和新成立的村人民政權,還四處劫掠糧襪,弄得四鄉八寨雞犬不寧,遠近群眾提心吊膽。

獨立團攆跑馮氏莊園的土匪,做好群眾工作以後,在坡崗,大篝站穩了腳跟,部隊留下一營三連駐紮坡崗,防備殘匪反撲。三連指揮員為連長趙敬山,由於剛剛解放,坡崗大普又為匪患嚴重地區,各種情況錯綜複雜,部隊留下一營副政治教導員劉。遠祥主抓群眾工作。在加強防禦的同時,留駐部隊緊鑼密鼓地開展起消滅殘匪的準備工作。

就在這時,時時表示悔過自新,並加人農會成為積極分子的原士匪成員邱先重、陳紹祥報告打聽到殘匪的躲藏去向,並積極要求為獨立團充當向導,帶領戰士們徹底消滅坡崗大警的殘匪。

一切跡象表明,邱、陳二人提供的土匪藏身之所,正是殘。

匪逃竄並頻繁活動的方向。為了徹底解決殘餘匪眾,保證群眾正常生活和農業生產,在征求上級同意後,三連連長趙敬山與一營副政治教導員劉遠祥召開緊急作戰會議,部署深入岩峰剿滅殘匪的作戰任務,決定由邱先重、陳紹祥二人為向導。

3月19日上午,由三連和部分民兵組成的共70人的剿匪分隊出發了,部隊穿過坡崗大替中的山間穀地,南向進人連綿峰叢之中,在嘴崎怪石間的狹小山徑中魚貫而行。大約急行軍兩個多小時,部隊翻過鷹鷗埋口,沿著峰岩窪地東北側半山腰的山道跨進安龍縣地界,徑直往羊毛衝撞口而去。此時,邱先重並沒有告訴部隊指揮員,他們腳下的窪地底部有一個山洞,更沒有說殘匪指揮部就在山洞之中,他左顧右盼,腳步也有些不大自然。邱先重反常的舉動,引起趙敬山連長的警覺。突然,邱先重捂著肚子連稱內急,不待幹部戰士們反應過來,急忙爬上一個石坎,裝著要解大便的樣子,用手扒開一堆樹枝,樹枝中露出一支黝黑的衝鋒槍。邱先重抓起槍來,返身就想對戰士們射目擊。連長趙敬山早就注意起邱先重的一舉一動,他眼疾手快,在邱先重抓槍返身的一刹那抬手一槍,邱先重應聲斃命,從石坎上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