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仙女話落舞起,四仙女個個漂亮,但是舞蹈也並不是很特別,可是上元盛典有“仙女”下凡就已經是奇事了,唐玄宗和太真都拍手稱奇,群臣更是拍手呐喊。軋葷雨仍雙手抱劍雙目微閉口中念念有辭。四“仙女”舞姿越來越快且煙霧彌漫,漸漸的四“仙女”不見了。待煙霧散去隻剩軋葷雨一人抱劍凝神。忽然軋葷雨哆嗦了一下才回過神來道:“陛下,草民法事已畢不知天仙是否降臨?”
“有。眾臣皆視之,軋天師真是法術高深呐!”唐玄宗高興的說道。
“都是皇上英明,聖上以德治天下自然感動天神,這並非草民的法術高深。”軋葷雨故做虔誠道。
“是嗎?”玄宗微笑道。
“啟奏聖上。”這時翰林院待詔李白站了起來出班道。
“準奏。”玄宗看了看李白道。
“臣幼小時曾生活於胡夷之地,知胡夷有一巫術稱為‘障眼法’此法無所不能,但善‘障眼法’者甚少,剛才軋天師所用之‘法術’並非道法而是巫術‘障眼法’。
李白話語一出群臣一片嘩然。
唐玄宗聽李白一說覺得也不無道理。天下那有什麼道法可以把天神說請就請下來呢?軋葷雨弄得太玄了。
安祿山見玄宗表情生疑,他知道萬一這事情敗露便是欺君之罪,而且,自己也脫不了幹係便站起來道:“聖上明鑒。軋葷雨既是突厥天師自然道法深厚,陛下以德治天下功昭日月,感動天仙下凡共慶上元盛典這有何怪?”
唐玄宗當然希望這仙女下凡的事是真的。世人都想留個功名何況一國之君呢?但是這事還是來得蹊蹺玄宗心裏也沒譜,便問他最寵信的李林甫道:“李相國以為何?”
李林甫本就看不慣李白自視清高的樣子,再者李白至翰林院待詔以來,還沒有到過他相府拜訪過他李相國,所以李林甫怎會把李白放在眼裏。就是對的,他也要說成錯的,他要使李白知道怎樣才叫官道。於是李林甫道:“回皇上。臣以為今日乃上元盛典,再加上我朝改元天寶普天同慶,這時,幾個仙女下凡何足為怪?假如,果真如李翰林所言軋天師用的是巫術‘障眼法’,老臣以為‘障眼法’縱然能障一人或多人之耳目,豈能障天下眾臣及聖上之耳目?”
“李相國言之有理。”
“李相國所言及是。”
……李林甫話一出口群臣誰還敢反對呢?有的大臣巴不得趁機拍拍馬屁極力表示李相國的高明。
“李相國、安將軍都說得很有道理。‘障眼法’雖奇,怎能障天下人之耳目?李翰林看來是多慮了。”唐玄宗經倆位賢臣一說覺得軋葷雨的確道法非常。
“皇上……”李白欲反駁道。
“李翰林不必多言,來人,帶軋葷雨到翰林院侯旨。”
“皇上……此人不可用嗬!”李白痛心疾首道。
“朕意已決。”唐玄宗不悅道。
李林甫、安祿山一旁暗笑。
“三郎,太白乃一片忠心希望皇上用人唯才呀!”太真娘子小聲道。
“太真,朕並未責怪太白,隻是軋葷雨的確道法深厚不用軋天師恐天下人笑朕無德。”唐玄宗解釋道。
“既然如此,三郎就不必為此事廢心了,今晚上元夜,臣妾為皇上準備了一個節目希望皇上喜歡。”太真起身向玄宗施禮道。
“娘子不必多禮,娘子的節目是不是《霓裳羽衣舞》啊?”玄宗微笑道。
“《霓裳羽衣舞》是皇上根據《婆羅門曲》改編樂曲再由太真配舞的道家仙舞。實際《霓裳羽衣舞》為聖上親自指導作品,那能稱太真之節目。”太真謙虛道。
“那倒要看看娘子為朕準備了什麼節目?”玄宗高興道。
“好,請皇上欣賞。”
太真說罷擊掌三聲“啪!啪!啪!”然後回到玄宗身邊坐下,就見舞台上九十九名舞女穿著桃紅色水袖長裙翩翩而來,她們繞成圓圈圍了六層,然後她們之間慢慢靠攏縮小狀如“花蕾”,突然她們的細腰齊往後彎,“花蕾”頓時“盛開”,露出“花蕊”。刹時間,君臣齊聲叫好,原來“花蕊”乃一美女。隻見她劍破“花蕾”如牡丹盛開,她便是公孫大娘。公孫大娘穿一身雪白長紗出現在眾人麵前。但是她突然如“花蕊”在“花蕾”中出現,叫人驚歎不已,仿佛她是從地下冒出來的一般。公孫大娘那裏見過如此大的場麵呢?上場前她心裏老當心怕出錯,可是在太真的盛情邀請下她怎能推辭呢?她也想趁此機會見見公爹和安郎。然而,此時她登上舞台反而不緊張了,她心無雜念也不在乎萬人的目光,她隻顧甩開長劍舞動開來,就見公孫大娘,時而如蛟龍探海;時而如鳳凰展翅;時而疾如閃電;時而緩如流水。她在“百花”之中穿梭,“百花”為她伴舞。她如牡丹仙子獨傲群芳。美人舞劍百花盛開,花瓣滿天飛舞,這是一幅多麼壯觀的畫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