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多情子獻策(1 / 3)

安慶緒領各位俠士入帳後,安祿山聞之大喜乃設宴為大家接風。段木子和多情子等人感到有些不自在,因為他們加入安軍隻為除賊而並非要圖高官厚祿。

安祿山早就在江湖中聽說過多情子的名字,而段木子此時在江湖中的地位顯然比不上多情子,但是安祿山對段木子的名字也不陌生,因為段木子是司馬承禎的弟子而且與軋葷雨的恩怨之深安祿山會不知道段木子嗎?可惜段木子不知道這些。當然有他們四位江湖正派人士加入安軍,安祿山希望以此來改變江湖人士對他的態度。席間,安祿山舉杯道:“久聞各位大俠之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安大帥,我們幾人也並非幫您成就霸業。”多情子微笑道。安祿山聞之不悅。多情子又話中帶刺道:“不過我等倒想助安大帥除賊。”

“多情公子真是爽快之人,世人皆誤會我安祿山心懷不軌,其實本帥誌在剪除皇上身邊的亂臣賊子,還我大唐太平盛世,使百姓安居樂業,所以此次本帥起兵滅賊如能成功便死而無憾。”安祿山慷慨激昂道。

“安大帥能懷仁義之心,天下百姓最終會理解您的義舉的,但如果破了潼關大軍直入長安怕是必會驚擾聖駕。”段木子停杯道。

“段兄弟,這是多慮了,因為本帥便是受皇上的旨意行事,隻是有些亂臣故意阻撓。”安祿山故作輕鬆道。

“是啊!奸臣當道,國無寧日。正如多情兄所言,我等隻希望憑微薄之力助安帥除楊國忠、軋葷雨等奸賊,其它是非我等皆不想過問。”段木子敞開心扉道。

“好,看來我兒媳公孫大娘能結識你們四位俠士真是她的福份呐!來、來、來、本帥敬四位俠士一杯。”安祿山說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多情子、段木子、福兒也舉杯奉陪,玄月不會喝酒隻能坐在一旁陪著。段木子覺得此時的安祿山並非像傳聞中說的那樣是卑鄙小人,其言行豪爽,不像深藏城府之人,其實表麵看來安祿山除了肥胖之外似乎並無二樣。但是,經過枯樹下客棧和斷魂崗發生的那些事情後,段木子也不敢從表麵去看待問題。多情子本來對安祿山父子並無好感,隻是為了公孫大娘和段木子他實在是放心不下。玄月和福兒都是被國師軋葷雨害得無依無靠之人,隻有師兄是他們唯一的親人,所以一切他們都聽段木子的。

“父帥,此次潼關之圍有四位俠士相助定會迎刃而解。”安慶緒高興的對父帥安祿山道。

“哼!”安祿山臉一沉不悅道:“慶緒,解潼關之圍乃我軍之事怎能勞煩眾位俠士。”

“哦,那是!那是!孩兒也是急得沒有辦法。”安慶緒歉意道。

“那好,看來這裏沒我們的事,我們還是走吧!”多情子說著起身道。

安祿山慌忙起身攔住多情子道:“多情兄,看來你是誤會了本帥的意思,其實陣前正是用人之際,本帥是怕四位俠士不肯出力,故且想留四位多住幾日也算是盡地主之誼吧!如果倆位大俠有意幫本帥破潼關,本帥真是求之不得。”安祿山本想說幾句客套話,沒想到多情子並不領情,反而弄得安祿山倍感尷尬。

“父帥,這四位俠士本來就是來幫我們破潼關的,木子便是兒媳公孫大娘的義弟。”公孫大娘此時開口道。

“賢媳能為大局著想,真是難能可貴呀!”安祿山讚賞公孫大娘道。

多情子、段木子、玄月、福兒終於還是經不起安祿山的一場“高論”,他們都留在了安軍營中幫安祿山父子破潼關之圍。

這一連幾日還是攻不下潼關,哥舒翰雖身染疾病但仍駕車、登城指揮自如,叛軍任憑采用各種方法仍不能攻克。哥舒翰命令唐軍將士以強攻硬弩克敵之攻勢,縱使叛軍野蠻也無法克唐軍之勢。連日來,安軍潼關未拿下反倒傷亡慘重,而潼關依然如故。安祿山倍感焦急,多情子早就看出來了安祿山的心思乃道:“安帥要破潼關並非難事。”

“多情公子何出此言?敵我雙方已對壘將近兩月有餘本帥仍不敢妄斷潼關城易破。”安祿山疑道。

“看來安帥是不肯相信,那就當我多情子多事罷了。”多情子微笑著欲佛袖而去。

“公子,請稍安勿躁。有何良策不防說來,本帥方才言語不周還望見諒。”安祿山忙歉意道。他也知道多情子在江湖上豪放不羈必有過人之處。

“據說潼關守將平西郡王哥舒翰近來身患重疾行動不便守城則可指揮自如,一旦短兵相接哥舒翰自然無能為力。任憑哥舒翰的長槍猛如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