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香柏樹(2)(2 / 2)

想到這裏薑林驚出一身冷汗,他端起茶幾上的杯子灌下一大杯涼茶水,竭力平複著紛亂的思緒。他的確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在所謂的責任和家人的安危、個人的前途之間,孰輕孰重並不難判斷。

薑林決定做一個正常人該做的事情,他拿起手機撥通了老萬的號碼,然後拿上背包出了家門。

十一三個人高高興興的走出華縣刑警大隊辦公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詢問進行的出人意料的迅速,姓萬的隊長在孫家寶的陪同下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後就草草結束了調查。十一和柳崖州離開時萬隊還一再對兩人的配合表示了謝意,看得出來他的心思根本不在他們身上。

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本以為會遇到大麻煩的三個人,還沒來得及適應刑警辦公室的氛圍就匆匆離開了,以至於十一根本沒機會開口問一下“竹簡”的事情。

“沒心沒肺”這四個字用在姚寶寶身上真是再準確不過了。前腳剛離開刑警大樓,後腳他就已經開始喊餓了。他叫喚著讓柳崖州“速度”找一家華縣最好的館子大撮一頓。

十一氣得指著姚寶寶的鼻子笑罵道:“你這小子,整個一吃貨。除了吃你還知道點嘛。”

柳崖州拍拍姚寶寶寬厚的肩膀說:“姚哥才是真英雄。‘民以食為天’,其他一切都是浮雲啊。”兩個人看著十一得意的笑了起來。

蟠龍酒店三樓貴賓間中央大圓桌上擺滿了大小不一的碟子,各色菜肴的香氣和國豔西鳳酒的酒氣混合在一起,反而變成一股難以分辨的古怪氣味。為了尊重在場的女士,大家都自覺地沒有吸煙,因此房間裏沒有中國餐館隨處可見的煙霧繚繞的景象。

在濃鬱的氣味包圍下,萬尼什卡感到呼吸有些困難了。她知道中國男人喜歡喝一種稱之為白酒的高酒精含量的酒,在北京也多次見識過法國同事和中國朋友喝白酒喝的伶仃大醉。

萬尼什卡隻對法國A.O.C和家鄉的“阿拉克”有些興趣,會在好友相聚的時候稍稍品嚐一杯。看著滿桌做工精美、造型別致的中國菜,她不知為何非常希望吃上一口母親做的“霍姆斯”醬,用一小塊麵餅蘸著鷹嘴豆和茄子做成的“霍姆斯”嘖,那味道簡直無以倫比,也許就是所謂的“家的味道”。

不過,萬尼什卡對餐桌上那道烤製的外焦裏嫩的羊肉串卻情有獨鍾,它的味道像極了貝魯特東城“吉爾餐廳”的“凱巴布”,夾在生菜葉中吃起來非常美味。

黃副縣長喝了不少白酒,但是他的臉色和眼睛並沒有因此而發紅,舉止動作也沒有一絲失態。在縣城最好酒店的貴賓間請張所長和法國女專家吃飯是他的主意,目的也很簡單,讓張所長在外國女專家麵前掙回麵子、有個交代,所有的不愉快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老官台文化遺址”對華縣的重要性甚至大於潛龍寺的旅遊項目,絕不能出半點閃失。從目前酒桌上的局麵看來,這個目的基本達到了。

交杯換盞中大家的氣氛越來越融洽,張所長看上去已經把上午發生的尷尬之事漸漸忘掉了。黃副縣長對服務生做了一個手勢,片刻之後服務生端著一個外形古樸的敦形瓷湯盆走了進來,放在旋轉餐台的中央。

“萬尼什卡小姐。請您品嚐一下這個菜。”黃副縣長親自揭開上麵的蓋子,從熱氣騰騰的湯盆裏將一勺烏黑的蔬菜葉子舀進萬尼什卡的湯碗裏,“這是我們縣裏最近剛剛開發出的蔬菜新品種。今天專門請酒店製作了這道‘萆荔三絲湯’,可以預防和治療心髒疾病。”

“萆荔?”張所長驚呼一聲站起來向湯盆看去,“黃副縣長,這個菜真的是用‘萆荔’(《山海經》之《西山經》第二:“又西八十裏曰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郭璞注:萆荔(音臂力),香草也。烏韭在屋上者,曰昔邪;在牆者,曰垣衣。)做的?”

“正是《山海經》裏提到的名貴植物‘萆荔’。”黃副縣長得意的挺胸點頭大聲回答道,“我們在五龍山老虎洞下麵的石壁一帶,發現了一小片‘萆荔’的原生地!這個湯裏麵就放了‘萆荔’,再加上筍絲、雲腿絲、野生環頸雉的脯肉絲,味道絕對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