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2 / 2)

【黏膜念珠菌病】包括鵝口瘡,念珠菌性口角炎及女性陰道炎等。鵝口瘡見於口腔黏膜、舌、牙齦或咽喉部。其病變為大小不等的白色片狀物,疏鬆地附著在黏膜上,容易剝脫。口角炎時,口角發紅、糜爛、裂隙、張口時疼痛,常與鵝口瘡同時存在。念珠菌性陰道炎,小兒較少見,其表現為陰道發癢,陰道分泌物增多和燒灼感,陰道黏膜糜爛,披有灰白色偽膜並排出豆渣狀分泌物。

【黏液瘤】胚胎性間葉組織良性瘤。罕見,可誘發在骨骼或軟組織,生長緩慢,邊界清楚,軟,有彈性,切麵呈膠凍樣。鏡下可見均勻一致的黏液樣組織,在黏液基質中有鬆散的瘤細胞,呈星形或梭形,胞核大小和結構一致。多無明顯間變。術後多複發。

【點液肉瘤】胚胎性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與黏液瘤在形態上無明顯界限。但其間質中血管豐富,腫瘤細胞多且大小形態差別很大,細胞核染色深並有異形,可看到核分裂象。

【鼾音】幹囉音的一種,為低音調而響亮的幹囉音,很似熟睡時的“打呼嚕”的聲音。病多位於氣管或主支氣管,伴有黏稠分泌物而氣流速度又較慢時。

【繁殖】指生物體或其細胞產生其子代的過程。包括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細胞繁殖和個體繁殖。

【繁殖期殺菌劑】在細菌的大量繁殖期能充分發揮殺滅作用的藥物。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

【魏氏肉芽腫病】一種與多發性動脈炎有相似之處的少見的綜合征。以上下呼吸道破壞性肉芽腫伴有全身壞死性血管炎為其特征。患者先有上呼吸道症狀,常見鼻炎、鼻竇炎、可侵蝕鼻中隔,甚至延及齶、舌、咽、喉等部,發生潰瘍。以後涉及肺髒時,出現發熱、咳嗽和咳血,嚴重者還發生皮疹,關節腫痛、脾大及腎炎症狀,終至腎功能衰竭或虛脫。X線肺片上出現片狀浸潤。診斷除臨床表現外,依靠活檢或屍檢證實。本病預後嚴重。僅有上呼吸道症狀者可以存活,但常遺留破壞性創痕。如以皮質激素、硫唑嘌呤及環磷酰胺及早治療,似可阻止病程進展。

【癌】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

【癌變】①泛指良性腫瘤或某些所謂“癌前期疾病”轉化為惡性腫瘤(但這種用法有欠妥處)。②係指上皮細胞發生突變形成癌細胞的情況。

【癌基因】又稱“為轉化基因”,是人類或其他動物細胞固有的一類基因,它們一旦活化,便能使人或動物的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癌基因在激活前稱原癌基因,其結構與正常者僅一個堿基及其所形成的氨基酸的差別。目前已發現50多種癌基因,包括人類癌症和白血病在內,確定了基因突變(點突變)的位置。癌基因經過啟動子(如病毒)的插人、抗癌基因的失活,使癌基因大量擴增致癌細胞大量繁殖後形成惡性腫瘤。

【糜爛】表皮或黏膜在與其真皮交界處脫落,露出紅色濕潤麵,稱糜爛。常因水皰或膿皰破裂或皮膚浸漬後表皮脫落所致,可有剌癢感。糜爛因損害較淺,部分基底層細胞仍存在,故愈合較快,愈後不留瘢痕。

【臂叢神經阻滯】將局麻藥注入臂神經叢周圍間隙,暫時阻滯其功能傳導,使支配區感覺麻木和肌肉鬆弛。臂神經叢是由頸5~8及胸、脊神經的前支組成,支配上肢運動及絕大部分區域的感覺。臂神經叢自頸椎到腋窩遠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其延續的筋膜所包繞,按其循行路線,常經斜角肌間溝、鎖骨下血管旁及腋窩三種人路,將局麻藥注人筋膜間隙內以阻滯之,是上肢手術常用的麻醉方法。

【霄位】指分娩時胎兒臀部為先露,占分娩總數4%。根據胎兒姿勢的不同,臀位可分為:完全臀位、單臀位、足位或膝位。腹部檢査在宮底部可觸及胎頭,子宮下段可觸及不規則較寬軟的胎臀或胎足,胎心音在臍平線以上最響亮。已入盆者,肛查時先露軟而不規則,可觸及胎臀或胎足,不能確定時,可做陰道檢查。8型超聲波確定胎位。妊娠28~32周時應糾正胎位。

【翼狀肩胛】是一種肩部外觀的異常,由於菱形肌和前距肌的麻痹,使肩胛骨不能緊貼胸壁,其脊柱緣明顯地聳起,形若鳥翼,故名。這種異常見於肌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和胸長神經損傷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