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言道:“平安村的收入不是幾千萬,而是幾個億了,他們今年準備免村裏所有學生的學費,村裏的小孩,從出生到讀大學都由村集體經濟負擔,村民到六十歲,發退休工資,外麵請保姆來護理。老劉,這樣的經驗才是你們應該學習的啊。”
劉俊武點點頭,“我知道,陸書記一直說的城鄉統籌就是要讓我們農民也過上城裏人的日子,平安村老百姓的日子早已經超過城裏的居民了。誰不想學啊?去年組織部組織我們去參觀學習時,大家都羨慕,不說是完全達到,能達到他們的十分之一,我們也滿足了。”
“你這觀點要不得,不去做怎麼就說達不到?楊柳鎮的皇家山,當初是什麼情況?和你們現在也差不多吧,現在去看看是什麼情況?比縣城周圍有些村還富裕,發展經濟我們不能光強調客觀環境。我也不否認,地理條件很重要,臨江鎮的老百姓,很多人什麼都不幹,城市建設一撤遷,修一棟樓出租一年就是幾萬十幾萬,而且樓房還在年年增值,每家都是百萬資產。”我一直認為,解決一個人的思想問題比拿錢更管用,劉俊武這樣坐等天上掉餡餅的村幹部不少,“古人有句話‘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他搖搖頭,麵色有些尷尬,我對旁邊的大學生村官說道:“你知道,給你們劉書記上上課。”
那名村官拘謹的說道:“古人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與其天天守在河邊想著吃魚,不如回家去織漁網,然後再來捕魚。”
“懂了嗎?”
他還是迷惘的搖搖頭,我解釋道:“意思是說,你羨慕城裏人的好日子,羨慕平安村富裕,不如回分水村來,帶領群眾大幹,早點致富。羨慕別人有用嗎?我們都羨慕西方老百姓高品質的生活,可是我們是中國人,出生那一刻就命中注定你隻能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分水村目前水源有了,路明年就可以搞通,茶園項目也確定了,現在就看你們村支兩委的工作能力了,如果這樣你們還搞不好,你們該怎麼辦?嗯…..”
“放心,如果搞不好,我們就集體辭職,讓有能力的人來搞!”
我點點頭,“有這個決心和信心就好,我不希望你們辭職,希望你們越幹越好,創造第二個皇家山奇跡。”
張光誌接著說道:“張書記可以組織這五個村的幹部還有部分村民代表到皇家山取經。皇家山現在創造了五個全市第一:第一個曆史文化、鄉村文化旅遊基地;第一個批量達到小康水平的高山村,他們的海拔比這裏高;第一個高山文明村示範基地;第一個全市資源轉化示範基地;第一個人平年純收入過萬元的示範片,九個村近兩萬人,很不容易。最近省農委準備下來調研,把皇家山的發展模式拍成專題片,送國家農業部。”
大家聽後都驚歎了一聲,張大成答應道:“下來我們立即著手組織。”
“這五個村產業一樣,條件差不多,茶園發展起來如何管理好,打出自己的特色,創造自己的品牌,你們鄉黨委政府要提前思考。組織參觀不能走馬觀花,看看了事,一定要取真經,要組織大家學習討論,根據你們自己的實際,創新體製機製,走一條適合李家鄉的發展模式出來。”我對張光誌道,“張主任和黎書記聯係一下,叫他們好好接待,少說成績,多說是怎麼搞的,幹部、群眾思想是如何轉變的,這個比走走看看管用。”
如果分水村這五個村能創造第二個皇家山發展奇跡,我相信整個先鋒縣離小康水平都不遠了,這裏目前是全縣最貧窮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