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鋒縣的全委擴大會上,我代表縣委對先鋒城鄉統籌試點的具體措施是實行五個一的統籌:一是統城鄉規劃,二是統籌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統籌產業發展,四是統籌社會事業發展,如教育、文化、醫療、養老、社保等,五是統籌鄉村旅遊。
重點工作是抓農村基層設施建設,交通、教育、醫療、養老……有條件的鄉鎮、村組先行先試,以鄉鎮集鎮開發為中心,逐漸向農村延伸,集鎮要盡可能吸納更多有條件、願意下山的村民;發展經濟,因地製宜發展致富項目,在堅持承包責任製不變的情況下,鼓勵土地實行有償流轉,引進有實力的龍頭企業,集中成片開發,實現農民屬地就業。
王寶強在西晉鎮一次性簽約了一萬畝核桃基地,由他的公司統一管理,聘用當地的農民在公司幹活,一天可以拿到50到80元,比外出打工還劃算;在加快西晉鎮、李家鄉兩個新農合醫療試點、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教育資源整合試點的基礎上,相關部門積極向上爭取全縣進入全省或全國的單項試點,這幾項工作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進展最快,省發改局和衛生廳已基本上同意把先鋒縣納入第二批試點名額;縣財政大力向三農傾斜,在保持每年五個億本級財政硬性投入的基礎上,每年財力增加值的百分之三十要投向三農建設。
先鋒每年的財政增長這些年一直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水平,按此計算,每年投向三農的資金可增加一個億。另外,各部門向市、省、國家爭取的項目也要重點突出三農或者與之相關的項目。有了這些硬性的保障,我相信先鋒縣用不了幾年,農村的麵貌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城鄉差距會逐步得到縮小,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就會更加健康。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利民富民措施,得到了鄉鎮幹部、鄉鎮一把手們的積極擁護和支持。
為了確保資金項目的安全、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製定了三大保障措施,一是領導包鄉鎮,縣委常委、不是常委的副縣長、人大副主任、政協主席副主席、法院、檢察院的院長檢察長,縣級調研員一人包掛一個鄉鎮,領導和指導工作;二是由紀委牽頭成立有紀檢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組成的三位一體的全麵監督體係,近一千人的隊伍被分到了每一個建設項目上,接受群眾的舉報,及時查處。這種監督最充分、最民主、也最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避免了資金被濫用、浪費和貪汙,確保每一分錢都發揮它的效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徹底改變了開會、吃飯、舉砣子的形象,充分履行了自己應盡的職責;三是凡是想爭取項目、資金的村組,前提條件就是村務公開。
這是硬性指標,誰也不能破例,如果某村沒有實現村務全麵公開而獲得了項目資金的支持,紀委倒查責任,不但查村委還要查安排項目的單位一把手。所以,現在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在醒目位置看到村務公開欄,而且是特別詳細,每一筆支持都上牆公示,接受村民的監督。
分水村年前公開不到位,項目被拖了幾個月,群眾意見非常大,黨員聯名準備罷免書記,所以,劉俊武有思想情緒,鄉黨委做工作,他才繼續接到幹。
目前公路建設、其他項目的推進都很順利,周圍幾個村也行動了起來。
像李家鄉這樣的發展,不過是先鋒縣八十多個涉農鄉鎮目前的一個縮影而已,有些鄉鎮早已經率先行動了,而且發展勢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