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2 / 3)

愛你的父親:黎向

我看完了這封信,說:“還有兩天?也就是後天,必須把盒子送出去。”

黎夢點點頭,說:“這件事我已經找了很多人,都沒有找出其中的線索。似乎這神秘的事情發生的是那麼的莫名其妙,誰也看不到任何可以追蹤的頭緒。”

我仔細打量其中的逐字逐句,日期為6月1日,正是2009年法航航班墜海的空難日,也正好7周年了。不管這封信措辭多麼嚴密,還是讓人有一種質疑。覺得這封信裏麵暗藏著一條重要的線索,黎向很可能是在被人脅迫的情況下寫的這封信。

“如果字體能確定是你父親的親筆字,可以推斷出,你父親一定沒有死,極有可能是被人挾持了。那個盒子裏的東西,對那些挾持他的人非常重要。”

黎夢也點點頭,說:“果然名不虛傳,看來我真的找對了人!”

此時此刻,這個問題就比較棘手了。不僅僅是一個要尋找陰間的問題,或許還會麵臨一場巨大的陰謀。很可能這個陰謀關係到法航的失事,關係到那場空難的真相大白。如果真的能把這件事謎底找出來,還原世界以真相,那可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這種事可不像寫文章一樣簡單,空口說辭都很容易,一旦真正的涉及到追蹤這起撲朔迷離的陰謀,需要很大的勇氣。黎夢找到我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她一定想讓我去尋找信函裏所指的陰間?找到陰間在哪裏,幫他解救被挾持的父親。

“我明白你找我的意思了。”

黎夢很不好意思的望著我,然後點了點頭。這件事又將打破我平靜的生活,比上次《迷宮城池》的經曆還要複雜,這次麵臨的不僅是有人失蹤,還麵臨著被人劫持以及一場國際大新聞。這件事如果水落石出,就能探尋到飛機墜毀的真正原因。

我又思考片刻,問:“你爸爸在的時候,有沒有跟你透露過什麼信息?關於陰間的事情,或許就是他之前給你留下的暗語。”

“沒有。”

“一點兒都沒有?”

“真的沒有。”

“你爸爸之前有什麼朋友嗎?”

“爸爸的好友也就是那些教授同事們,其實也都是工作關係,走得不是多近。你也知道,那個年紀的人,都是把業餘精力用在家庭上了,很少有多少朋友了。”

我點了點頭,覺得也是這麼回事兒。凡是和朋友們無話不談的,大都是單身的人士,大部分人結了婚精力就是自己家庭了。再加上日常繁重的工作,朋友聚會也是象征性的喝喝酒,很少有交心的溝通了。當然不是全部,也有一些人會擁有一些知己。這些知己往往都是誌同道合的,保持了多少年的友誼,這些人在一起會說說心裏話,甚至和自己另一半都不會說的心裏話。

根據黎夢的講述,黎向並沒有什麼鐵哥們,他“生前”的是一位很清高的物理學專家。工作中,埋頭鑽研物理學的最新研究。

“你爸爸生前研究的課題是什麼呢?”

“時間學。”

“時間?”

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我作為一名培訓師,也常常去講《時間管理》,時間是無法管理的,都是永遠向前,並且永無停息的,時間管理也就是一門自我管理的藝術。黎向所研究的時間學,肯定不是自我管理的藝術,而是關於物理學的專業用語了。

在物理學中,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t。在國際單位製(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解釋。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現在、過去和將來之間的差別隻是一種錯覺。相對論中,粒子的很多運動,裂變、聚變,互相之間都是這種關係,互為倒放的關係。

黎向被挾持是不是和他的研究有關?如此神秘而深奧的理論,是不是造成了他可以被某機構所利用,進而將他挾持了呢?如果黎向真的被囚禁在一個叫做陰間的地方,那就很難去尋找了,因為這個地方不會被標注在地圖上,需要我們尋找各種因素進行推敲。

“你能肯定,你爸爸就被挾持在了一個叫陰間的地方嗎?”

黎夢一臉焦急的樣子,說:“爸爸被挾持在了哪裏我不知道,這封信便是唯一的線索,既然爸爸要給我留下線索,肯定會有意的在信函中吐露一些信息。”

我又把信看了兩遍,說:“你爸爸不會透露太多的信息,他不敢那麼明顯的去做。如果你爸爸真的被挾持,這封信發出來之前,早就被挾持者審核過了。”

黎夢點點頭,我又端詳著信函。陰間是他要吐露的唯一信息。另外還有幾條信息,會有陰司前來取盒子。陰司究竟是什麼人?他們是牛頭馬麵?還是黑白無常?黎向還說盒子不要火化也不要外力破壞,說明盒子裏麵或許有防破壞裝置,一旦破壞裏麵的裝置就會把東西破壞掉。

另外還有一條耐人琢磨的信息是不要想方設法打開盒子,否則會降臨災難。這句話又代表什麼意思?打開盒子後究竟會降臨什麼災難?雖然這些我還不知道,至少可以說明,盒子裏的東西至關重要,挾持者一定懼怕我們打開盒子。

“隻要我們能夠打開盒子,也許就能找到真正的秘密。”

黎夢說:“盒子用的是密碼,自從父親去世後,我們從來沒有打開過,也不知道盒子的密碼。母親生前每天都在撫摸那個盒子,表達對爸爸的思念。”

“我可以看看那個盒子嗎?”

黎夢打開了自己的雙肩包,從裏麵拿出一個精致的木質盒子。盒子並不大,也就像一盒茶葉那麼大,做工很精致。

我把盒子拿在手裏,盡管外觀是木盒子,拿著卻很沉重,裏麵一定有某種“機關”占去了一定的分量。木盒子顯得很陳舊,表麵的木質已經磨得非常光滑,估計有一些年頭了。

黎向也是的,金屬的盒子他還叮囑不要火化?即使想火化,也難以點著了。轉念一想,會不會裏麵裝的東西怕遇到火?

一係列的謎團在我的腦海裏浮現,盒子開口處貼著一張黃色的封印,封印中奇怪的篆體文字已經被磨得看不清是什麼字跡。

封印下麵的一行刻字清晰可辨,幾個英文字母的拚寫——Pandler

我讀出了那一行英文字母的讀音,之前沒有見過這個單詞。當我再一次讀這個單詞的時候,想起了一個詞語“潘多拉”。

這是魔鬼的名字,難道這就是潘多拉魔盒?傳說,來自於《一千零一夜》的神話中,一個無惡不作的魔鬼,名字叫做潘多拉。

有一天,上帝將魔鬼裝進了一個瓶子裏,扔進了大海。魔鬼在瓶子裏呆了一萬年,直到一位漁夫撈到了那個瓶子。當把瓶蓋打開的時候,魔鬼龐大的身軀鑽出了瓶子。這時候,魔鬼要吃掉善良的漁夫。漁夫用了一計,用打賭的方式將魔鬼騙到瓶子中,將蓋子蓋上,扔到了大海。從此,潘多拉一直被封閉在瓶子裏,再也沒有出來。

關於潘多拉另一個版本的傳說,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也創造了能夠毀滅世界的力量,那就是潘多拉魔盒。據說當潘多拉魔盒打開的時候,瘟疫、疾病和死亡會跑出盒子,將整個世界毀滅。

盒子裏不會裝的是瘟疫的種子吧?盒子裏的東西一定具有某種力量,難道真的能夠將世界毀滅?既然黎向被人挾持,又專門寫信給自己女兒去拿這件東西,裏麵一定裝著無比重要的內容,盒子裏的東西也許是唯一能揭開黎向失蹤的線索了。

我想到這裏,越來越緊張了,感覺這件事非常神秘而可怕。盒子的密碼是五圈兒密碼輪子,每一圈輪子分別是26個英文字母。這種密碼裝置讓我想起了達芬奇密碼,在丹布朗的小說《達芬奇密碼》中有過這樣的情景,如果用外力去破壞,裏麵有一層玻璃罩,罩子裏裝的液體是醋。當玻璃遇到外力就會被打破,醋會流出來融化裏麵的白紗質,秘密將永遠被封存。

黎向提醒盒子不要外力破壞,說明盒子裏也存在這種類似的防暴力裝置。設計這種密碼盒子的人都不是一般人,三歲小孩子都能想到人們會暴力開啟,肯定會設置有防暴力開啟的裝置。一旦使用暴力,盒子裏的秘密也許就會永遠消失。

我一遍遍的端詳著盒子,發現密碼輪的中央,還有一枚鑰匙孔。真是一個非常難以打開的東西,不僅有密碼還有鑰匙,類似於當今的保險櫃原理。

“你有鑰匙嗎?”

“有的。”

我拿到鑰匙後,發現鑰匙是古老的“旗形鑰匙”,鑰匙杆的前方像一麵旗子,插進去才能打開。這種鎖芯之前算是非常先進的東西,一直延用了一千多年,甚至現在的有些保險櫃廠家還用的這種鑰匙。盡管後來的新型鑰匙得以推廣,這種旗形鑰匙應用的世間最久遠。當我把鑰匙插進去後,下意識的轉動了以下密碼輪,聽到裏麵清脆的響聲。

黎夢忙著製止說:“別動密碼輪。”

“我試試能不能蒙到密碼。”

黎夢一臉焦急,說:“爸爸先前說過的,隻要插進去鑰匙轉動了密碼輪,盒子就啟動了自我保住裝置。”

“什麼自我保護裝置呢?”

“在插進鑰匙後,密碼輪隻要被錯誤的轉動,盒子在24小時後,就會發生爆破,裏麵的秘密就會被毀掉。”

“啊?你怎麼不早說?”

我額頭冒了汗,沒想到我一個下意識的舉動卻做了一件非常莽撞的錯事。別看這麼古舊的東西,居然還具有很先進的裝置。設計盒子的人太聰明了,在不插入鑰匙的情況下,轉動密碼輪沒有問題,主人鎖好盒子後可以把密碼胡亂轉動幾下。當插入鑰匙的一刻,密碼輪就不能被隨便轉動了,如果有人插入鑰匙後轉動了錯誤的密碼,有可能並不是盒子的主人,盒子會在24小時內自爆。

黎夢接著說:“我小時候爸爸就讓我看到過盒子,說千萬不要插著鑰匙轉動密碼輪,一旦轉動,裏麵的定時炸彈就開始了計時,盒子在24小時後就會爆破。具體爆炸的威力有多大,至少可以把盒子完全毀掉。爸爸的信中還提到了,別擅自打開盒子,就暗示裏麵的自曝裝置啟動,他是擔心我毀掉盒子才提醒的。”

看了看手表,正好是下午14:15,也就是說明天的14:14分之前,盒子就爆破了。盒子裏的秘密,也就再也尋不到了。我覺得是不是一切都是天意,你看到過最不吉利的數字就是“1414”,那個時刻的到來,很可能盒子會自爆,莫非一切都是注定的?

我的額頭也冒了汗,問:“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止盒子的爆炸呢?”

黎夢說:“除非,我們輸入了正確的密碼,把盒子打開,自曝裝置就可以停止了。”

讓我想起了保險櫃的原理,保險櫃如果密碼輸入錯誤超過三次,就會自動報警,發出刺耳的聲音。當輸入了正確密碼後,報警就會解除。這是一種安全裝置的程序,為的是阻止非主人去打開盒子。真正的主人一旦不慎轉動了密碼,也可以輸入正確的密碼阻止爆破。

“除了密碼之外,還有其他辦法嗎?”

“除非有密碼,別的辦法根本沒有。”

想想也是,如果很多方法都能開啟這麼機密的盒子,那也就不存在什麼安全性了。我的心口跳動了起來,又問:“這個盒子會不會算錯時間,會不會提前爆破?”

黎夢說:“不會的,爸爸說過,盒子的計時裝置都是采用的瑞士鍾表機芯,在計時方麵幾乎沒有誤差,至少現在肯定是不會爆。”

“那我們必須抓緊時間,隻有找到密碼,才能阻止盒子的爆破。如果超過了24小時,這個秘密將被永遠石沉大海。”我端詳著盒子的密碼輪子,“看我試試挨個對一遍,反正也觸動了自爆裝置,現在可以潛心的對一遍密碼了,肯定能最終找到。”

黎夢搖了搖頭,說:“你沒學過高數嗎?這五個字母,每個有26種可能性,最終會有幾十萬種可能性,如果我們現在開始一個個的對下去,恐怕還沒有找到密碼,也就爆掉了。”

說的也是,如果我們很倉促的把密碼蒙下去,或許真的對到了密碼,也有可能在倉促中給漏過,最後我們辛苦的對了一遍也找不到“真正”的密碼。很多情況下,我們忘記了三位數的箱子密碼就是這樣的,蒙一遍試試吧,結果蒙了一遍都沒有找到。

我又問:“你爸爸之前還留下過哪些線索嗎?”

黎夢搖了搖頭。

“比如,有沒有教過你唱什麼兒歌?”

黎夢陷入了深深的回憶,又說:“沒有。小時候的兒歌還都是媽媽教的,爸爸工作一直忙,小時候幾乎也顧不上教我唱兒歌。”

“好了,現在我們真的不能再耽誤時間了,必須找到高人把密碼對出來,否則這條線索就完了。挾持你爸爸的人找不到東西,還有可能撕票。如果我們真的耽誤了事情,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這裏,黎夢的眼睛裏頓時來了眼淚,說:“你一定要幫我打開這個盒子,想辦法救救我爸爸,我就爸爸這一個親人了。”

我點了點頭,說:“這件事我一定幫忙到底,盒子當初是我不小心轉動了密碼輪,我一定幫你找到打開盒子的方法。”

“你準備怎麼打開呢?”

我們拿出手機,百度了附近的開鎖公司,找到一家更換鎖心的門店。我們來到該門店,說明了來意,開鎖的師傅端詳著盒子,說:“這種東西沒有密碼打不開。”

“比保險櫃還難開?”

“難一百倍。”

“為啥呢?”

“保險櫃有應急鎖孔,設計保險櫃的時候,留有應急鎖孔就是為了防止忘記密碼的時候用應急鑰匙打開。很多小偷都是針對應急鎖孔下手的,即使不知道密碼,也能通過主鑰匙和應急鑰匙打開保險櫃。而這個盒子,根本沒有設計應急鎖孔,隻要密碼忘了,就是打不開的。”

這下完了,難道我們就等著潘多拉魔盒爆炸?將謎底永遠石沉大海?開鎖師傅告訴我們可以找專業破解密碼的人看看。

我拿出手機,記得上次在電視上看到一段視頻,有人表演開密碼鎖的專業神技,一分鍾能打開很多個密碼箱。如果我們能聯係到那個人,讓人家幫我們看看也許還有希望。我又從百度手機視頻中尋找到了那段表演,看到了那人的表演視頻,節目中介紹了表演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