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2 / 3)

先說惠山泥人,那真是無人不知的玩意兒。一到惠山,一個個的店,小蓬子挨挨擠擠,都是賣泥人的,每個店裏擺滿了姿態不一、形象各異的泥人。有端莊善良的觀世音,有威風凜凜的孫大聖,有笑容可掬的“大阿福”,還有造型輕盈矯健的體育健兒。除了泥人外,還有各種泥捏的動物,每種動物也都栩栩如生。泥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阿福”了。他滿麵笑容,腆著肚子,盤腿而坐,肚子上圍著個紅兜兜,中間有個“福”字。看上去,真是一副“福相”。去惠山的中外遊客手裏捧著的泥人中,我看總有個“大阿福”。我想,也許是人們期望自己的生活,“福”上加“福”吧!泥塑動物中有憨態的熊貓,奔騰的駿馬……件件惹人喜愛。可我特別喜歡的是一頭“大肥豬”,它那大大的肚子還是個積錢罐呢!它幫助了我,也幫助了許許多多小同學,讓我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當我看見放在桌上的“肥豬”時,總要輕輕地撫摸著它說:“你真可愛啊!”

再說說“三鳳橋肉骨頭”吧!人們一到三鳳橋,那彌漫在空氣中的香味準會使你放慢腳步。記得有一天,我和媽媽到三鳳橋去辦事。一到那兒,肉骨頭那撲鼻而來的香味讓我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了好幾口氣。我纏著媽媽一定要買一盒,媽媽同意了。晚餐桌上,我們品嚐著香酥可口的肉骨頭,大家都多吃了一碗飯。爸爸笑著說:“怪不得每年年初,回無錫的人離開時,總要買幾盒肉骨頭帶走,盡管天寒地凍,買肉骨頭的人卻排成了一字長蛇陣。”

最後,我再來介紹一下人人愛吃的清水油麵筋吧!油麵筋是圓圓的,呈淡黃色,一斤有好幾十個,要裝在一個大塑料袋裏,看上去一大袋,可拎在手裏卻沒有多大的分量。所以,來無錫玩的人離開無錫時總要帶上兩袋。作為無錫人,那油麵筋塞肉可是家常菜了。肉糜拌好作料塞在麵筋裏,吃起來真是別有風味!

我的家鄉除了以上三大土特產外,還有水蜜桃、惠山油酥等特產。就憑土特產的豐富,也足以讓我為家鄉自豪了。我深信,黨的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定會讓家鄉的土特產好上加好,暢銷國內外。

6.秋天的家鄉田野

大家好:

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黃。秋天的人們更加歡暢。我愛這金秋的季節,更愛家鄉秋天的田野。

我的家鄉長嶺縣,萬畝良田,一馬平川。秋天,當你走進田野,一片齊腰高的大豆,黑裏透黃,豆莢足有二寸長。打開豆莢,五顆金黃的豆粒,閃閃發光,好像幾個可愛的小寶寶,安靜地睡在溫床上,它們似乎等待著農民伯伯把它們抱回家,去享受那無盡的愛;穀子更惹人喜愛,金黃葉子,金黃的穀穗,連莖杆都是金黃的。微風吹過,它那沉甸甸的果實頻頻點頭,葉子發出沙沙的響聲仿佛在說著悄悄話;一片火紅的高粱驕傲地昂著頭,好像喝了酒,漲紅了臉。它那碩大的葉子隨風擺動,像是對人們招手致意,又像是炫耀自己豐碩的果實。今年產量最高的要數玉米了,整個田野的麵積讓它占了五分之四,可謂是稱王稱霸了,看,每棵粗壯的玉米杆上都長著一個結實的玉米棒子。有的竟長出了雙胞胎,一個棒子足有一尺長,剝開一看,那金黃的玉米粒一排排整整齊齊的,看樣子一個棒子至少能打半斤糧!

三春不如一秋忙,整個田野人歡馬叫,大鞭子甩得嘎嘎響。穀子地裏,收割正忙,瞧這位老爺爺手拿鐮刀,技術熟練。隻見他一揮手,一捆穀子便神奇般地躺在地上。不過幾袋煙的功夫,密不透風的穀地就被割出幾條壟,好像一條大道伸向遠方。那兒走來一群少先隊員,看他們那認真的樣子,一會兒低下頭去拾穗,一會兒跪在地上摘豆莢,互相比著勁,看誰的籃子的糧食多,你看那個小夥子,趕著一輛大馬車,車上裝著滿滿登登的玉米棒。小夥子唱著山歌,鞭子甩出清脆的響聲。馬兒歡快地跑著,脖子上的串鈴叮當叮當地響著,奏出一曲曲歡快的農家豐收交響樂。

豐收了,農民伯伯把一座座“金山”交給了國家,讓全國各行各業的人們共享豐收的喜悅。

這就是我的家鄉!

7.泉州,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泉州,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第6屆全國農運會的鍾聲即將敲響,麵對新世紀首屆農民體育盛會,咱們泉州市正巧梳妝、勤打扮,一個風姿綽約、神情飄逸的秋水伊人即將展現在世人麵前,屆時,四方的賓朋將為這個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城嶄新的城市麵貌、優質的服務、良好的形象慨歎、陶醉。

新的一年,新的氣象,新的容貌,將帶領我們迎接新的一屆農運會。

為什麼農運會會開在我們泉州呢?因為啊,我們泉州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再加上我們泉州的居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不亂丟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不毀壞花草樹木,舉止文雅,談吐大方,營造了一個鳥語花香、美麗祥和的氛圍,充分展現我們泉州精神文明建設的歲月,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記住泉州這座美麗的城市。我們的泉州不但文明、美麗而且這裏四季溫和,芳香四溢,是一個有文明的城市,一個有魅力的城市,還是一個有活力的城市。

我們泉州還有十八景。岱仙瀑布是其中之一,它發源於石牛山的赤石溪,彙入沿途小澗,流經飛仙山,把巍峨的飛仙山劈成兩半,於100多米高的峭壁,分兩股飛浮而下。東為岱仙漈瀑布,西為油漏漈瀑布。岱仙漈如烈馬脫羈,咆哮呼嘯,氣派非凡;油漏漈依崖緩流,溫和寬厚。兩處交相輝映、格外壯觀。站在瀑布底下,上有萬仞飛瀑,周圍山花簇擁,則如置身於《西遊記》的水簾洞之中,令人心曠神怡,渾身勞累盡消。獨具魅力的泉州山水,盡現驚心動魂、雄渾陽剛之美,多姿多彩、秀麗婉約之美,天人合一,回味無窮之美,給泉州這座曆史文化名城增添無窮魅力。

除了岱仙瀑布,泉州還有另一番景色,那就是開元寺淩空矗立的東西塔。是我國現存最高大的宋代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標誌。這兩座花崗岩結構的樓閣式石塔,在高達四五十米的塔身石壁上,雕刻著384方精美浮雕石像,可謂集雄偉與秀麗於一體。曆經700多年風雨侵襲以至8級大地震的搖撼,雙塔至今依然巍峨挺拔,顯示了我國古代人民巧奪天工的智慧和才能。

開展一個農運會是為了讓農村、村民們走向財富的道路。廣大的農村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條件迅速得到了改善。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電燈電話、冰箱彩電這些在城市裏才有的東西,在咱農村也比比皆是。物質精神生活富裕了,開展體育運動,強身健體便成了農民迫切需求的事情。農運會的誕生,正說出了廣大農民的心聲。農運會的召開不但讓農村的運動健兒有了一個比賽、切磋技藝的舞台,而且還帶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如今,一個全民健身,強身健體的運動正深入人心。每當農閑的時候,青年人打打羽毛球、乒乓球,老年人則散散步,村與村之間的民兵之家搞個籃球賽,搞了這些活動為我們這個新一屆的農運會增添了許許多多的光彩。同時也讓農村的小夥子們展現自己的英姿,展現自己的風采,展現自己的本領。這些都已成了司空見慣的事了。在城市有的東西,現在農村也有了。這是為了不讓城市人笑話咱們,也是為了讓城市人看得起咱們!

咱們泉州正在騰飛,迎著新世紀的旗幟,展望天空。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們的未來,將是一個可愛的世界。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有著迷人的風姿,有著獨特的美食,有著獨特的民俗;有獨具魅力的南音、踩街、拍胸舞、石雕等藝術瑰寶,更是大放異彩,令人目不睱接。

這就是泉州,一個城形似鯉魚的曆史文化名城,一個環城遍植刺桐樹的“溫陵”之地,一個從遠古走來的充滿勃勃生機的“海濱鄒魯”,以其獨特的魅力屹立於祖國的東南,以滿腔熱情盼望農運會的召開!一個“團結、拚搏、和諧、小康”的前所未有的盛大的農運會正朝她走來。農運會沒有旁觀者,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一同為農運會的到來歡呼、雀躍吧!

五信念與追求

1.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的挑戰

親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們告別了童年的幼稚與天真,轉變成為一個成熟的少年。

同學們,新世紀的朝陽已經升起,我們的家鄉和祖國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麵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我們是21世紀建設的生力軍,祖國的繁榮富強將在我們手中實現,我們的人生曆程將與祖國新世紀的前進步伐緊緊相伴。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新一代,應該有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嶄新麵貌和自立自強的精神來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不能再依賴父母。有些小學生就因為在父母的多重保險之下,養成了不良的習慣與軟弱的性格;有的小學生事事依賴父母,發生任何事都與自己無關,強烈的依賴性使他們失去了青少年應有的自立自強;也有的人由於學習成績不理想,便心灰意冷,不願努力學習,小小的挫折使他們失去了青少年應有的自信;更有的人為了一時的享受和快樂,便將學習放在一邊。這怎麼能成為未來的棟梁之材呢?

我們要擔負起新世紀賦予我們的重任,就需要從小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優良風尚,樹立向科學技術現代化建設推進的雄心壯誌。所以,我們要勤奮學習,持之以恒、不怕困難、不怕挫折,並結合實際,手腦並用,創造性地靈活主動地學習。

同學們,21世紀屬於我們,讓我們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的挑戰,創造新的輝煌!

2.弘揚奧運精神增強凝聚力

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都知道: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要有一種精神的。一種能鼓舞人奮發進取的精神。中國奧運精神,正是順應時代的潮流,應運而生。它是以往精神珍寶的繼承和發揚,是溶入進億萬人心血的新力作。

中國奧運精神內涵豐富,首先它是最深厚,最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1932年,在愛國將領張學良的資助下,劉長春隻身漂泊海上21天,到達洛杉機。在男子一百米預賽中,一路領先,然而疲憊不堪的劉長春,還是被遺憾淘汰,1936年柏林奧運會,進入撐杆跳決賽的中國運動員竟買不起比賽用杆,1948年,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是參賽團中唯一住不起奧運村的。這不堪回首的一頁,已被我們翻過。到了1979年,中國恢複了在國際奧委會上的合法席位。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的一聲槍響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正是在這樣的曆史大背景下,人民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夢與體育如此密不可分。愛國之情鑄就偉大成果,終於2008年奧林匹克盛會選擇了中國北京,這也是對深愛著祖國的中華兒女最高的獎賞。

中國奧運精神也是頑強,拚搏,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能忘記,上個世紀80年代,女排精神帶給人們的巨大鼓舞,怎能忘記去年奧運金牌榜上,中國代表團擠身前三甲。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升起,國歌一遍又一遍奏響。我們的體育健兒為了這一刻不知流了多少汗水。而他們的背後有無數的教練,陪練,醫生,廚師等在支持著。獎牌和鮮花,屬於為國爭光的體壇強者,更屬於眾多的無名英雄。人的能力有大小,社會分工有不同,隻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彼此幫助,萬眾一心,那就無愧於民族。

中國奧運精神更是麵向世界,博覽眾長的精神。八年前,北京申奧失利後,就提出了“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這個口號。事實證明:唯有善於學習,善於拿來的民族才是充滿活力,大有希望的民族。

“九州生氣恃風雷”這光茫四射的中國奧運精神,顯示出巨大的凝聚力,偉大的創造力,已深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這必將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改革開放,促進祖國的統一大業!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3.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問父親:“紅軍爺爺長征時為什麼不喝王老吉,為什麼不吃巧克力呢?”對於他們,長征已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隻等閑”的長征。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裏。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

“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幹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嚐。”老媽媽聽著戰士們自編自唱的《牛皮腰帶歌》,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鬥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裏緊緊攥著一塊銀圓,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交黨費。長征中,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麵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麵臨著曆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麵上看起來並非那麼艱難,那麼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

同學們,當你沉溺於網絡遊戲,失去自我的時候;當你留連於武打小說,不思進取的時候;當你吃著肯德基,喝著沃爾瑪,為超女瘋狂的時候……想一想長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說當年所麵臨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權的話,而我們今天所麵臨的,則是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闊步邁入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這關係到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關係到每一位華夏子孫的命運!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誌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