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大人,是啊,小王也是十分思念故鄉啊,以前聽老人說過啊,我們的故鄉成都是天府之國,水土肥沃,魚米之鄉,鳥語花香。就一直很想回家、回家。可是我們身處河中地區,離家鄉萬裏之遠,一路上豺狼野獸猖獗。”博爾濟鐵木真說道。
“我有一個疑惑,不知爾等可為我解答?”李飛說道。
“行,請說,小王必全力回答大人。”博爾濟鐵木真說道。
“爾等部落人口有十五萬,控弦之士八萬,不知漢人可占幾成,想回到中原的又有幾成。你們為什麼不自己回到家鄉?”李飛小心翼翼地說道。
“籍兒,把祖傳寶紙拿來。”博爾濟鐵木真也即劉木染大聲向劉籍說道。
“是,父王,孩兒,速速去族中取來。”博爾濟也即劉籍報聲應道。
三刻鍾後,劉籍雙手抱著一片紙片,紙片微微泛黃,看的出平時保養得很好。
劉籍把寶一樣的紙片遞給李飛。李飛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很仔細的看,一遍又一遍,總共看了三遍,隨後把紙片交給了劉籍。
紙片上記載了大漢上黨王劉虔率領族人轉戰四方,一直到了波斯,並成為了沙普爾一世的雇傭兵,替他鎮守亞美利亞。等過了百年,劉氏族人聽說東邊的大晉滅亡了,於是商量著全族返回中原。可是,從亞美利亞到河中地區的一路上,劉氏族人遭到當地的遊牧民族和土著頻頻襲擊。就這樣過了兩年,劉氏族人從原先的兩萬人隻剩三千的數量,不得不停留在河中地區,緩緩發展,直到現在。
紙片上說,劉氏先人立下一個族規,隻要誰能把劉氏一族發展壯大返回中原,就向誰效忠。
“稟大人,我劉氏一族漢人隻有三萬人,約占全族五分之一,能作戰的士卒約有漢人一萬,其餘民族七萬。想回中原的約占三成。”劉籍說道。
“那不是說想回中原的隻有一萬多人。”李飛說道。
“是的,大人,但也不全是。”劉籍回答道。
“此話何解?”
“我族雖說漢人隻占五分之一,但都是核心力量,在族中占有絕對力量。隻是我族素來分為兩派,我和我父王就是強烈回中原的那一派,剩下的那一派傾向於緩慢發展、慢慢向東移,靜觀時變。”劉籍說道。
“那你族中其他民族,怎麼回事?”李飛問道。
“在我族中,由三個民族構成,首先是我們劉氏一族為首的漢人,其次是亞美利亞族,最後是我族一路上收編的小部落。其中,亞美利亞族原先是我族鎮守亞美利亞時候跟隨的,約有兩萬人。最後,其他小部落大大小小,約有十萬人。”
“那你們的八萬控弦之士,是怎樣的力量?”李飛接著問道。
劉籍對李飛的問題娓娓道來,頗有皇室風範,說道;“我漢人多為步卒,約有一萬人,其中三千持盾刀盾手,四千弩手,三千重步卒。亞美利亞人士卒約有五千人重甲騎兵,素來為我族利器,其餘兩萬多為騎兵,實際上我族平時隻有三萬五千人是常備軍,隻有遇到重大戰事才能湊成八萬控弦之士。”
“很好,劉籍聽令。”李飛高興地說道。
劉籍馬上起身,雙手緊報,說道:“大人,小王聽令。”
“我任命你為俱蘭令,爾族中的漢人和亞美利亞人全數遷往俱蘭城中。劉木染聽令。”
劉木染說道:“小王聽令。”
李飛想了一會兒,說道:“劉木染老前輩,我任命你為大唐俱蘭校尉,仍然統領爾族之士卒。”
“大人,不可,萬萬不可,小王願意把兵權全數交給大人你,隻願大人帶領我們打回中原去,好讓老朽落葉歸根,僅此而已,盼大人明曉老朽的心願。”劉木染誠懇地說道。
“好,老前輩,我李飛答應你,帶你們打回中原去,讓爾等落葉歸根。”李飛心裏笑殘了臉色嚴肅地說道。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