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籌款(1 / 2)

“就十萬兩?”嘉靖帝被氣的笑了起來,“銀子呢,都到哪去了?還是說你們都盯著朕的內庫了?嗯……?”

“陛下,臣無能。”方鈍又跪了下去:“國庫空虛,微臣也是沒有辦法了。”頗有些順著杆子往上爬的感覺。

嘉靖帝揉了揉有些脹痛的腦袋,昨晚向蒼天祈福,一晚上都沒合過眼,今天又陪著這些大臣折騰了一早上:“這麼大個國家,讓你去打理,這才三月中,到夏收還有多少時間,就隻剩下十萬兩銀子了,就憑這一點,現在斬了你也沒人叫屈!”

方鈍雖說是正德年間的進士,可是任用和提拔都是在嘉靖的手下,打一上任就和錢糧打交道,可以說是大明財政方麵的權威,聽到皇帝這樣說,立刻反駁道:“國庫裏當然不止十萬兩銀子,可是到夏收還有三個月,京官的月俸要發,兵部那邊得留著一塊兒,黃河那邊要留著一塊兒,加上其它的預留,總共還有一百一時萬兩。”然後就要呈上戶部的賬冊。

嘉靖點點頭,黃錦便將那賬冊轉呈上來。嘉靖的手指封麵上無聲劃了幾下,仿佛在考慮要不要打開看一看……這一本爛帳。以往天公作美的時候也沒存下什麼錢財,更何況這幾年南北方同時用兵,各種天災還變著花樣的來造訪,也多虧了手底下這一幫子人都是能幹的。

“最近三年,北方韃靼不斷冒犯,單是收入就減了不少,每年的虧空在六百萬兩左右,陛下!”若是不細細看的話,才六十出頭的方鈍比七十多的嚴閣老還顯老,大半是被這個爛攤子給愁得。

嘉靖陛下翻了一頁後,便很幹脆的往地上一丟閉上眼睛道:“這些狗屁東西,等有心情再看,先把眼前這關糊弄過去……”看一眼邊上侍立的黃錦道:“朕的內庫有多少錢?”明朝國庫和內庫有完全不一樣的斂財渠道,加上嘉靖陛下愛好不是太多,隻是燒燒香,練練丹藥什麼的,內庫餘錢不少,所以才總被缺錢的戶部給盯著。

黃錦恭聲道:“回稟陛下,大概是二百萬兩。”黃錦很有眼色的沒有說實話,又報了一個堪堪應付眼前地震災害的數字,他可不想被那些外臣天天惦記著,雖說每次都有打借條,但是這些年年年虧空,哪次不是有借無還的。

“這回就算是權且救急。”靖帝揮揮手道:“黃錦,內庫出十一萬兩。”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了,朕都比國庫出的錢多了,你就不要再向朕要錢了。

“朕都捐錢了,那些個大小臣工也捐一些,總是偷朕的,用朕的,偶爾也幫朕一把。”其實吧,京官有些的還真是不多,如果是翰林那種清水衙門,基本就指著俸祿過日子,現在的吏部尚書李默才剛剛接了前任夏邦謨的班兒,還沒建立自己的班底,這種得罪人的命令一下來,自己的吏部尚書就難辦了。不過他又不可能向夏邦謨那樣敢和嘉靖帝據理力爭。

知道這下肯定又要克扣薪俸了,李默腮幫子一陣哆嗦,但終究擰不過大腿,隻好悶聲道:“不知陛下要多少?”

“十二萬兩,你看怎樣?”嘉靖帝心虛笑道,見李默的臉都綠了,便減去了四萬兩道:“八萬兩,總可以了吧?到夏收,朕再給他們補上。”

李默鬱悶道:“若是流民不來京城,那應該夠,就怕物價上漲。”還補上,到時候不再借都是阿彌陀佛了,隻期望這次不會被同僚給擠兌的太慘。

見他話頭鬆動,嘉靖帝嗬嗬笑道:“國難期間,一切從簡,這個道理你跟他們講清楚,如果有人不接受,你讓他們來找朕。

“臣……遵旨。”畢竟自己這吏部尚書來得有點沒有底氣,而且這也是當上吏部尚書以來,陛下親自下的第一個命令,不好反駁,畢竟陛下好才是真的好,其餘都是浮雲。

“這樣可夠?”嘉靖帝問道。

方鈍沉吟道:“勉強夠用了,山東本也有些存銀,加起來應該能應付到夏收。”言下之意就是,夏收之後還要再接濟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