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孝男孝女開始齋戒。這時,孝男孝女們開始換上白孝服,男的除了戴帽子外,還穿上白色長袍,腰間還要紮白腰帶;女的隻用穿一件白色孝衣就可以了。穿上孝服,也意味著他們自此開始齋戒,隻能素食,不能食葷腥,夫妻之間不能同房,不能沐浴。直到該超度儀式結束為止。以上是師公的任務,而下麵的程序則主要是道公所做的了,大概包括:
1.玄門進家接宮辰:這是指道公進入死者的家中,到祖宗靈堂前,念出所有已去世祖宗(包括已超度或即將超度的死者)的名字,然後將這些祖宗及將要超度的亡靈接出去,準備進入道場。
2.入喪場:就是引亡靈及其祖宗進入道場。
3.道父穿衣封棺:是指道父(即大道公,地位最高的道公)穿上裟衣,去保護棺材,使棺材不漏氣、不流水,能夠正常平安。
4.啟奉道:這時鼓手打鼓敲鑼,道公齊誦道經。
5.香文、水文:這是必經程序。意義同“蕩刑方”中的“香文、水文”。
6.灑大羅:道公通過念經灑水,將裝有各種道書和字條、長幡的籮筐洗淨,不受任何醜惡的東西汙染。
7.灑主:道公以念經灑水的方式將亡者的親屬、家人洗淨,不受任何醜惡的東西汙染。
8.玄門啟師:這是師公到道場前唱經。師公是配合道公治喪的人,這種身份的人猶如武官,而道公則是文官,兩者共同超度亡靈。玄門啟師這個步驟是針對有道公、師公身份的亡者進行的,沒有這兩種身份的亡靈沒有這一環。在這次超度亡靈儀式中沒有這個程序,在此列出隻是為了以示完整。
9.安槨:安方位。即道公手持利劍、口納聖水,將道場四周與外界隔開,免受其他亡靈或鬼神闖入和幹擾。
10.以今:這是壯話音譯,“經文”之意,這是道經中一本書的名稱,誦讀這本經,是將亡靈報告神靈的開始。
11.稱職位:是大道公給亡靈賦予一定的身份,以利於他進到天堂之後能名正言順地與他人交往。在這一步,要提到39個神靈的名稱,這些名字統一編在一本叫《喪場的間科》的書中。道公將神靈的名字稱為“神目”。還要誦“聞白者”、“凡世香”兩段經。
12.神目謹運:壯話的音譯。意指道公將各位神靈請到道場。
13.安座:通報擺放神靈牌位的方式給神靈安排坐位。
14.獻茶:給神靈斟酒。
15.宣悃:壯話音譯。指道公向神靈念出孝男的基本情況(即居住地址,某縣某鄉某村某屯某社王)和亡靈的基本概況(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生,陽壽多少歲,不幸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死。)
16.去靈前啟靈科:道公到靈位前斟酒,拜會亡靈。
17.引亡鬥浴盆:壯話音譯。“鬥”是“來”的意思,壯話中的“來”念“鬥”。即道公引亡靈到浴盆前準備淨身。
18.啟道:這時又打鼓敲鑼,道公齊誦道經。
19.引亡上浴盆:即引亡靈入浴盆淨身。
20.付衣灑衣:將幹淨的衣服交與亡靈穿上,然後才能渡過奈何橋。
21.踏戒:形式同“蕩刑方”中的踏戒,但在此多一項,即“付碟”,就是道公將寫有亡靈名字和基本情況的紙條送亡靈,以此作為他進入天堂的通行證。
22.退亡靈前:將亡靈引退到其靈位。
23.開咽喉、膳食:讓亡靈進食。
24.化財、化碟:即將靈位上的紙錢燒掉,付碟燒掉,這樣亡靈就收到了。一般到這個階段,道公要休息一下。
25.引亡懺悔:道公引亡靈到大道公麵前進行懺悔,如實交代亡靈在世時所做的醜事、壞事,以求得到神靈、佛祖原諒。這都由道公誦經來完成。
26.退亡材頭:即懺悔後,退亡靈到其靈位。
27.師對光:這一步是師公負責,即對亡靈所懺悔的罪行,如果有不給予原諒的鬼神,師公將付諸武力。這一步也是誦經完成。大約要2個小時。
28.孝男點燈科道父:即戴孝的男女跪拜道父(大道公),請求道公帶領已故的親人到天堂。
29.交水:即在師對光後,大道公與大師公交換聖水,表明為保證超度成功,要文武相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