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納水:道公從道案上盛有水的碗中含一口水。
11.履刑:道公走到靈位前,以口含之水噴靈前。
12.去引亡鬥:這是壯話音譯。意為通過納水、履刑,道公將亡靈引領到道案前,準備接受佛祖的超度。
13.啟奉道浴盆:即啟道,道公給亡靈接風洗塵,保持軀體幹淨。
14.付衣灑衣:即通過誦經、灑衣,道公給亡靈穿上幹淨的衣服。
15.點靈骸:即道公在安放亡靈的床位下方點燃煤油燈,給亡靈開光。
16.引聽丁房:這是壯話音譯,意為道公引導亡靈到靈堂前就位。
17.踏戒:壯話音譯。意為亡靈的兒女將自己要奉送給已亡故父母的錢物等擺放在靈堂。
18.發煉:就是道公經過桐油鍋。點火、灑水,將踏戒中擺放的東西過油鍋,經水洗,使東西幹淨,不帶任何肮髒的東西。
19.過煉:經過發煉的東西,亡靈就收到了,稱為過煉。
20.鬥案道很:這是壯話的音譯,意為道公回到道案前,啟道誦經。
21.度三清:就是道公將喪事呈報三清帝。告知他們準備接收亡靈。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三神,在道公的《喪場的間科》經書中提到“玉清聖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靈寶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因此三清分別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一說為:元始天尊、玉皇上帝、太上老君),合稱為‘三清’,本是道教的最高神。但後來玉皇上帝超越出道教的界限,成為民間信仰的至高無匹的最尊天神。”在這裏,玉皇上帝並不屬於三清,但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神靈,被道公稱為“金闕昊天玉皇上帝”。表明了當地的道教神已經和民間信仰的神靈相混在一起了,也顯示了當地的道教並非單一的道教,而是摻雜有民間信仰的成分。
22.七佛、五靈:即誦經,告知12位佛祖神靈(即罡佛一環中的十二佛,具體為七佛指第一勝光道真神,第二設法道真神,第三除業道真神,第四居政道真神,第五靜玄道真神,第六淨德道真神,第七驛龍道真神。五靈指東方青靈童子,南方赤靈童子,西方白靈童子,北方黑靈童子,中央黃靈童子。)準備接收亡靈。對於“十二”這個數字的具體來曆,眾說不一,但一般認為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個月有十二次陰陽輪回,每天有十二個時辰。因此就有十二個神分別掌管每月、每輪回、每時辰。
23.升幡:就是道公誦經,告訴亡靈的祖宗,亡靈將去跟他們在一起。
24.引亡入棺:壯話音譯,就是將亡故者的屍骨裝入棺材。注意:必須有嶽丈一方的人在場才能入棺。(這是給新亡者超度時才用到,在該案例中,由於已經下葬,所以沒有這一項,但為了顯示完整,筆者把它也列在此。以下有相同情況的,同此理。)
25.唱十極、五靈:這是道公念經,唱及亡者生前死後的事,以褒貶好壞、美醜,為死者洗卻塵世人緣。十極指: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辰天尊、東北度仙上聖天尊、東南好生度命天尊、西南太靈虛皇天尊、西北無量大業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辰天尊。囊括了十個方向的神靈。
26.升幡:道公再次呈報祖宗。
27.諷經:壯話音譯。即道公誦經完畢。
28.開咽喉:即道公到靈前默念天機讓亡靈進食。
29.化財:即燒紙錢,送給亡靈財物。
30.解水孝男、食飯:因為一旦父母新故,作為守孝的兒子(親生的)從父母斷氣時起不得進水、進食。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孝之子,受到人們的譴責。
三、初夜方
在這個階段,道公通過誦經,告知佛祖和神靈關於亡者的基本情況。然後師公唱《二十四行孝唱》(《二十四行孝唱》是師公經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集壯族祖先流傳的24個最孝順父母的人或神的故事為一體的唱本,意在告誡世人,父母生育、撫養兒女很艱苦,子女應該孝順父母),並代表亡靈唱出它在陽間時的善言善行,如其中有一段這樣唱道(壯話音):“岡官優央占當幸係,顧從不背羅布恩;岡官優央占當布板,布瑤布龍多喈顧;岡官優央占古老係,顧從不背要吉渾那。”意思是:從前我在陽間當正直人,我從不騙任何人;我在陽間做傻瓜,瑤仔都喜歡我;從前我在陽間做老實人,從不白拿別人的東西。經文中充滿教育晚輩要孝順長輩的故事,有些故事甚至足以催人淚下,至今仍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董永是24個孝子(神)中的一個。據河池民族研究會會員、大化瑤族自治縣人民武裝部軍事誌主編韋振蘇副研究員整理概括《唱董永》這本經書可知,董永是壯族敬孝父母的孝子。15歲那年,董永有一天上山打柴,見一頭母牛在石頭下生仔,他仔細看母牛生仔時的痛苦情景,想到母親生自己時,是不是像那頭母牛一樣痛苦。第二天,他把見到母牛生仔的痛苦情景告訴母親,問母親生他的時候是否與那頭母牛一樣痛苦。母親告訴董永,她生董永的痛苦要超過母牛產仔的情景。師公代表董永的母親把生董永的痛苦唱給他聽(壯話音):“象蒙要豆不要豆,顧哼九哆戎央丁筏;象蒙要麻不要麻,顧雙縫攣瓦丁筏崩。”意思是:母親告訴兒子,生下他真是不容易,在生他要出來又不出來的時候,母親硬是俯首咬牙堅持住,直到把家裏的屏風抓爛了,才把兒子生出來。董永聽後,淚流滿麵。從此,他加倍孝敬母親,母親死後,他第一個不給鄰居吃母體,殺牛分給兄弟和鄰居,留下母體放進棺材安葬,並請道公、師公來超度亡靈,送母親歸仙上天堂,成為壯族“不吃母體送母歸仙”的第一人,天庭玉帝知道董永如此崇高行孝,許配仙姑與董永結婚。從此,壯族都學董永行孝,不吃父母屍骨,都請道師來超度亡靈。《二十四行孝唱》一般要不停地唱兩個小時才能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