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天行曾叮囑清遠由他收孟南為徒,親自調教。但是清遠胸懷遠不及乃師豁達,一直嫉恨孟南吞了他的奇石靈魂,原本想等師父度過天劫之後,便將此事放下,不再收孟南入門,豈料天行在前兩年不知在哪裏弄來一本上古秘籍,裏麵記載著一套完整的上古大陣,這陣法之強大便是以天行目前散仙修為自忖也無法破之。待到人魔大戰之時有此陣法守護靈修山還有何慮。
天行大喜之下,也立刻解禁了三十年內不收新門徒的規定,大開山門,派門下弟子四出尋找人才。當年天行算出自己天劫臨近,日期就在人魔大戰之前,此時若再收新門徒,到時自己不在,萬一戰火燒到凡間,這幫新人道行不夠難免成為魔道刀下之肉,如此豈不害人不淺?如今有了這上古遺陣的保護,尋些資質上佳者留在山中修煉,日後即便不能為人魔大戰出力,也可作為複興人道實力的基石,彌補戰時受損的元氣。也算是天行最後為人道盡的力了。
兩年以來,歸元一門尋了不下十萬人,但最終資質絕佳可入天行法眼者不過幾十人。待人事已定,算計著孟南也差不多到了年齡,可以收入門下了,就派清遠去辦理此事,自己卻閉關全力應對日益臨近的天劫。
師尊有命,清遠一百個不情願也不敢不從。心思轉念間,派了一個五代外門弟子,去收孟南為徒。此人便是洞陽了。
洞陽對於孟南之事略有所聞,知他乃是祖師爺天行欽點的入門弟子,但是一見這孩子的麵怎麼看也是普通,唯一的異處也隻是較之旁人呆笨些,但這能算是資質上佳的表現嗎?實在想不明白祖師爺怎麼會看上這個小子。怎奈師祖有命,收便收吧,日後祖師爺問起來自有師祖承擔。洞陽編了好些瞎話,哄得孟大慶夫婦二人滴溜兒亂轉,方才將孟南帶了回來。
歸元道觀分為內外兩門,外門弟子基本上都是資質平庸者,以打雜維護山門內眾弟子生活起居為主,間或習武練技,成績出眾者經過考核方有資格進入內門修行。內門弟子皆是上上之選,平素以修煉研武為主。洞陽身為外門弟子,地位自是不消說了,這種身手在整個歸元觀裏沒有一千也得有八百,清遠選他收孟南為徒,自然存了是記恨之心,以此報複。
洞陽本事稀鬆,資質更非絕佳,道門內的諸般神通術訣還沒資格學習,唯一的那把飛劍還是臨下山之時由清遠所授,以此壯壯門麵。帶著孟南一路步行,一月有餘方才回到靈修山歸元觀裏。
孟南跟隨著洞陽來到靈修山下,洞陽道:“這裏日後便是你的家了。”雖然在他看來這新收的弟子資質尋常,甚至較之普通外門弟子還要差上一大截,但畢竟這是他這輩子收的第一個也可能是唯一的一個弟子,心裏多少還是有些興奮。孟南抬頭仰望,但見靈修山雄偉挺拔,隱有煙霧繚繞,好一派神仙聖地之景。
洞陽帶著孟南走入山門,指著前方的一條大路說道:“這一條直通山頂主觀,乃是內門弟子修行之地。你隨師父同屬外門,不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違者重罰,你需牢記。”孟南點頭。洞陽又道:“旁邊那條小道通往外門別院,咱們的住處就在那邊。”
二人走了幾步,忽見小道中幾條矮小人影跑了過來。洞陽一怔,心道他們怎麼從這裏來了。拉著孟南靠邊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