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東北部有一深入大陸內部的大海灣,它的東北經哈得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通,東南部延伸到詹姆斯灣,麵積達83萬平方公裏,東西兩岸有愛斯基摩人居住。這就是1611年6月英國探險家亨利?哈得孫在北極探險途中發現和亡命的地方。
1607年,英國莫斯科貿易公司起用了並不聞名且年齡較大的哈得孫,讓他穿越北極前往日本,打通去遠東的貿易航道。5月1日,哈得孫駕駛一艘80噸的帆船,率領12名船員駛出了泰晤士河口。6月,他順利地沿格陵蘭東岸向北行駛,於7月中旬航行到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到達北緯80。23’的高緯海區,並在返回時發現了揚馬延島。
1608年,哈得孫再次受命探索通往遠東之路,4月22曰,他帶著兒子一起離開泰晤士河,但這次他很不走運,直到8月26日仍沒有任何發現,隻得空手而歸。莫斯科公司認為他是個失敗的船長,哈得孫被解雇了。後來,哈得孫受雇於成立不久的荷蘭西印度公司,任務是尋找經北極到中國的航路,也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西北航道”以便為該公司打開遠東地區的貿易途徑。1609年3月25日,哈得孫駕駛西印度公司專門為他裝備的多桅帆船進入巴倫支海,由於浮冰阻攔,隻得後退朝西南方向航行,穿過北大西洋海域,在北緯44°附近沿北美海岸尋找通往太平洋的航道。他們來到北緯40°附近的一個“海灣”,以為是通往中國的河口,而實際上是今美國紐約州東部注入紐約灣,長約500公裏的一條河流。他們溯河而上200公裏,沒有發現西北航道,便返航回歐洲。但不知什麼原因,哈得孫並沒有回西印度公司而是到了英國多蒙特德灣。
1610年,荷蘭西印度公司又雇用哈得孫去尋找西北航道。4月17曰,他帶著兒子,駕駛著公司專門為他裝備的55噸“發現”號船,在向冰島方向航行途中,船員們因生活艱苦而怨聲載道,不滿情緒激烈。到了冰島,穿過丹麥海峽,沿格陵蘭島東岸南下,繞過費爾韋爾角向西航行,企圖在1578年英國人弗羅比舍發現的神秘陸地梅塔一莫科格尼塔之地的北岸找到西北航道,然而,卻一無所獲。
7月5日,“發現”號駛進一條長720公裏,寬80?240公裏,溝通大西洋的海峽,沿冰封的海峽北側緩緩前進,但是強大的浮冰與海流給航行帶來極大的困難。7月11曰,“發現”號戰勝了一次強風暴襲擊,才航行到海峽的對岸,再次發現了翁加瓦灣。此後,他完成了拉布拉多半島北部海岸的全部發現考察。由於哈得孫首次發現並通過這條海峽,後人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哈得孫海峽。
8月2日,哈得孫在北緯發現了一塊陸地,實際是索爾斯貝裏島。次日,他們繞過這塊陸地駛入遼闊而平靜的海洋,並能看到很遠地方的陸地,他以為這是另一條海峽的海岸,必將通向太平洋。其實,他們看到的是拉布拉多半島西岸50?150公裏的一個海島群。9月底,“發現”號沿著哈得孫主觀想象的海峽向南行駛了1200公裏,沒有進入他們想去的太平洋,而是來到一個不太長的海灣即今哈得孫灣最南麵的詹姆斯灣。11月,“發現”號在北緯53°的
詹姆斯灣南岸被冰塊包圍,冬季已經來臨,他們不得不把船拖到岸邊就地越冬。冬去春來。1611年6月中旬,哈得孫指揮船員把船拖到海裏,幵始緩緩向北航行。過了一周,船員們曆來的不滿情緒終於發展成探險史上罕見的嘩變。叛亂者們把哈得孫和他的兒子、領航助手和另外6名忠於哈得孫的船員集中到一艘小艇上,不給他們武器彈藥,也不給糧食和淡水,讓他們聽天由命,隨波逐流,最終他們都悲慘地殞命於這片汪洋大海。
怛是,哈得孫船長為尋找西北航道所做出的貢獻及其勇敢精神,並沒有因為他最後被叛亂者們棄於海上而被埋沒,他獲得了探險史上少有的不朽榮譽。起初被他當作通往中國的北極大河被命名為哈得孫河,他探明的海峽被命名為哈得孫海峽,他葬身的海洋被命名為哈得孫灣。
在北極失蹤的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是英國曆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生於1787年,24歲就投筆從戎,幵始了一生中最艱苦的海軍生涯。在1805年特拉法爾加大海戰屮他出盡了風頭,因戰功卓著深得皇家海軍賞識,由見習水滬躍升為皇家海軍上尉。他生性喜冒險,企盼有朝一日能在陌生危險的極地探險中一顯身手。第一次機會終於在1818年降臨,他參加了北極冰山的考察。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