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葬身哈得孫灣的哈得孫(3 / 3)

北極熊又稱白熊,是在北極裏生長的熊,它是陸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熊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身軀龐大,雄性北極熊身長大約240-260cm,體重一般為400-800公斤。而雌性北極熊體形約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長約190-210cm,體重約200-300公斤。到了冬季睡眠時刻到來之前,由於脂肪將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800公斤。

北極熊氣力和耐力非常驚人,奔跑時速高達60公裏,但不能持久。它具有粗壯而又靈便的四肢,尤其是它的前掌,力量巨大,一掌可使人致命。用前掌擊倒或打死獵物,是它的慣用手段。掌上長有十分銳利的熊爪子,能緊緊抓住食物。北極熊還具有異常靈敏的嗅覺,可以嗅到在3.2公裏以外燒烤海豹脂肪發出的氣味,能在幾公裏以外憑嗅覺準確判斷獵物的位置。在“聞出”氣味熟悉的獵物的方位後,便能以相當快的速度從冰上跳躍奔去捕獵,一步跳躍奔跑的距離可達5米以上。

北極熊是一種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的動物,其活動範圍主要在北冰洋附近,而最南則可以在有浮冰出沒的地方找到它們(現時找到它們的最南點為加拿大的詹姆士灣)。而最北可以在北緯88度找到它們。它們的主要活動中心為:弗蘭格爾島及西阿拉斯加、北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領地及其內的群島、格陵蘭、斯瓦爾巴-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西伯利亞中北部。

北極熊在熊科動物家族中屬於正牌的食肉動物,在它生存的空間裏,它是食物鏈最頂層。它們主要捕食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此外也會捕食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捕捉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會打掃腐肉。也是唯一主動攻擊人類的熊,北極熊的攻擊大多發生在夜間。和其他熊科動物不一樣的是,它們不會把沒吃完的食物藏起來等以後再吃,甚至時常享用完脂肪之後就揚長而去,對它們而言,高熱量的脂肪比肉更為重要,因為它們需要維持保暖用的脂肪層,還需要為食物短缺的時候儲存能量。北極熊並不是一點素食不沾,在夏季它們偶爾也會吃點漿果或者植物的根莖。在春末夏臨之時,他們會到海邊的地方來取衝上來海草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物質。

漫長寒冷的冬天,北極熊一般在巢穴裏度過。直到來年春季二三月才出來活動,3月~5月北極熊活動最頻繁。溫暖的夏天,北極熊出穴四處尋找獵物。北極熊在它們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約66.6%)是處於“靜止”狀態,例如睡覺、躺著休息,或者是守候獵物。剩下有29.1%的時間是在陸地或冰層上行走或遊水,1.2%的時間在襲擊獵物,最後剩下的時間基本是在享受美味。北極熊一般有兩種捕獵模式,最常用的是“守株待兔”法。它們會事先在冰麵上找到海豹的呼吸孔,然後極富耐力地在旁邊等候幾個小時。等到海豹一露頭,它們就會發動突然襲擊,並用尖利的爪鉤將海豹從呼吸孔中拖上來。如果海豹在岸上,它們也會躲在海豹視線看不到的地方,然後躡手躡腳地爬過來發起猛攻。另外一種模式就是直接潛入冰麵下,直到靠近岸上的海豹才發動進攻,這樣的優點是直接截斷了海豹的退路。

北極熊是水陸兩棲動物,它全身披著厚厚的白色略帶淡黃的長毛,它的長毛中空,不僅起著極好的保溫隔熱作用,而且增加了它在水中的浮力。北極熊的體型呈流線型,熊掌寬大宛如前後雙槳,前腿奮力前劃,後腿在前劃的過程中還可起到船舵的作用。因此在寒冷的北冰洋水中它從不畏寒,可以暢遊數十千米,是長距離遊泳健將。遺憾的是,北極熊僅是長距離單項遊泳健將。它幾乎不會潛泳,不能在水下捕食海豹和海象。

北極熊在春天交配,雌熊和雄熊在暫短的“蜜月”之後,夫妻便各奔東西。雌熊產仔一般是雙胞胎,偶爾為1個或3個,小北極熊出生時像個小耗子。小熊出生後,要在巢穴中哺乳4個月;然後跟著大熊學習捕獵,跟隨母熊兩年後,便出走獨立生活。長大後的子熊與它的父輩一樣,單獨行動,一般不與同類作伴,以便獨自享用獵食。因此,人們一般隻能見到單隻北極熊,或者一個母熊伴著一隻或兩隻小熊在冰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