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棱格勒峽穀位於青藏高原昆侖山區,東起青海布倫台,北起布倫台,西至沙山,全長105公裏,寬約33公裏,麵積約3500平方公裏,海拔3200-4000米。發源於6000多米高昆侖山上的那棱格勒河,南有昆侖主脊直插雲霄,北有祁連雪山阻擋著柴達木盆地。峽穀就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遊。穀內有野驢、鳥類、蛇類等大量野生動物生存,夏季水草豐美,鳥語花香,景色秀麗。每逢大雨過後,人們常常看到穀中大批野生動物拋屍荒野,且屍體旁伴有焦土。種種奇異的現象,使那棱格勒峽穀顯得神秘異常,有許多不解之謎等待人們去解開,成為傳說中的“死亡之穀”。
從尕斯庫勒油田往南看,穿過尕斯湖,就是我們常說的昆侖山了。其實,它並不是昆侖山的主脈,它的準確名稱應當叫“祁曼塔格山”。翻過這座重疊的高山,那麵就是世界著名的那棱格勒河穀,地圖上也叫做“那仁郭勒河穀”。
為了把那棱格勒河上遊流域完整的劃給青海省,可以看到青海省版圖的西部凹進的部分有一個突起。這條河流就發源於這個部分,昆侖山西側的布喀達阪峰的北坡,上遊叫楚拉克阿拉幹河,下遊叫台吉乃爾河,處於河流中段的峽穀西起庫木庫裏沙漠,東到布侖台,全長105公裏,寬33公裏,海拔3000-4000米。由於有尕斯湖對麵的祁曼塔格山阻擋著柴達木盆地夏季幹燥而炎熱的空氣,河穀的對麵又是昆侖山,兩山夾峙,從印度洋來的水氣從東麵穿越其中,雨量充足,氣候濕潤,河穀內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牧草繁茂,繁花似錦。從馬熊到盤羊,從藏狐到野兔,這裏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就是這個景色迷人的峽穀,卻充滿神奇和恐怖,進入過這裏的牧民絕大多數都莫名失蹤、死亡,出來的為數極少。據峽穀外的牧民說,曾經聽到過峽穀內獵人求救的槍聲和挖金者絕望而悲慘的哭嚎聲。所以即使裏麵動物眾多,牧草豐盛,人們都遠離這個地方,並把那棱格勒(太陽溝)改叫為“魔鬼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新疆地質局派科考人員進行了考察,發現這裏之所以人和動物經常莫名死去,有幾個原因:主要這裏是一個雷擊區,有大麵積強磁性的玄武岩,還有很多個鐵礦脈及石英體。由於濕空氣受昆侖山主脈和祁曼塔格山脈的阻擋,彙集穀內,形成雷雨雲,加上地下磁場的作用,常產生“雷暴”現象。而且雲隨時聚集,隨時可能引發霹靂。尤其是人和高大動物,一但進入這個峽穀,大動物隻能冒險存活,人也難免遇難。再有這裏地表下是終年凍土,夏天表層融化,牧草覆蓋,汩汩的融水會把地下掏空或相成泥潭,不慎踏上就越陷越深。這裏是絕對的無人區,人一旦幹擾了熊、狼等動物,很容易受到野生動物的襲擊,難於逃脫。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進入那棱格勒河穀後不是失蹤的毫無蹤跡,就是衣衫破碎、屍體焦糊、白骨堆堆了。
青藏高原上的死亡地帶——那陵格勒峽穀
九四年的冬天,西部奇人、已經車禍死去的沙漠王—趙子允,也曾到過這個山穀,下麵是關於他那次探險的的部分描述:
“越往山裏行,草木漸漸地豐茂,沙棘、紅柳、胡楊……種類也漸漸地增多起來,成群的烏鴉和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從空中飛過,留下各種各樣的叫聲,到處是橫生的荊叢、紅柳和露著尖牙利齒的亂石,讓人和駱駝每走一步,都心驚肉跳。何況,還有密布叢生的暗河。有時,隻能聽見嘩嘩啦啦的響聲,卻看不到水。一不小心踏上去,就會“咕咚”一聲掉進水裏,全身覆沒。
進入“魔鬼穀”的第一天,才趔趔趄趄地走了七八公裏,趙子允已摔了20多個跤。弄得渾身透濕,凍得發抖。待晚上宿營時,趙子允脫下衣服烘烤,“這才是剛剛開頭。”趙子允笑著對劉氏父子說:“最可怕的恐怕還在後麵呢!”
第三天過河時,那峰身強力壯的駱駝突失前蹄,不容分說將趙子允從高高的駝峰上扔下,狠狠地摔在湍急的河流中,差點沒讓冰冷的河水給淹死!原來,駱駝被花崗岩刺破了腳踵,疼痛難忍,才不得不出此“壞招”。駝工父子驚叫著雙雙去救助,趙子允才從湍急的冰水中爬出,雖然自己驚魂未定,但一看到駱駝腳下鮮血直流,心疼得不得了。他忙著先給駱駝包紮好傷口,然後才下定決心對劉氏父子說:你們看,河越來越深,樹木越來越多,騎駱駝還不如步行安全和快,幹脆把駱駝放在這兒,咱們徒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