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千裏迢迢送糧草(1 / 3)

91���\u0005和瑞二十一年,深秋,刺骨寒意初露。

當今聖上勤政一年後恢複其荒淫麵目,攜帶後宮妃嬪及滿苑孌童移至桃林行宮,每日尋歡作樂。

阮太後鎮守帝都代皇上掌權,阮淩錫上書減輕賦稅,更為民請命,解百姓修建行宮疾苦。除此之外,他還平衡各方利益,獲得朝綱、多處郡王擁戴。

阮太後暗中派人在百姓間煽動人心,漸有阮家取代魏家掌管天下的謠傳。謠傳呼聲越來越高,從帝都傳至邊疆,傳至墨肅耳中。他一身鐵衣登上戍邊城樓遙望帝都,眸中不過是紅日照耀下的萬裏荒漠,他不明元瑾何以又恢複了被百姓私下唾罵的荒淫之態。

離開帝都後,他到達了漠北,由暗中監視他的人報信回去以後,他又曾多次秘密返回中原。

他一麵借由以前麒麟閣網絡消息的基礎,秘密聯絡勸說著幾個郡王;一麵以漠北將軍護衛邊疆的名義招兵買馬,暗中訓練著。

但這兩方麵的準備,若想要與魏元珩的數十萬雄師相抗衡,尚需一段時日。他握緊了手中佩劍,星目似雄鷹般銳利,盯看著帝都。他知曉阮淩錫與魏元珩的關係,隻盼著阮淩錫能再拖延魏元珩一段時日。

圓兒,再等我一段時日,我一定讓你結束帝王生涯,安心做一個尋常女子。

帝都皇城長壽宮中,阮太後端坐在鳳榻上。她的朝天發髻緊緊箍著銀絲,雖是金銀絲線繡製的太後朝袍,卻更顯得她一張蒼老麵容黯淡無光。

她本就姿色平平,如今暮垂年歲又遭了父兄被貶、府院被抄的變故,憤怒與仇恨讓她青白各分春秋的發絲不過幾日變成了銀絲遍布。

眼下占據河昌一地的兆泰王魏元珩對帝都洛華虎視眈眈,隻待帝都政變,他便會揮師北上,以便師出有名。

故阮太後隻能暫緩阮替魏的政變時日,待尋了時機奪過墨肅手中的兵權,方能與她手中四道龍符的兵馬,鎮壓住兆泰王的數十萬兵馬,立阮淩錫為帝,平阮家的屈辱冤屈。

阮淩錫一身朝冠華服立於阮太後身側,朱唇貝齒啟開,“太後娘娘若是得願所償,那侄兒要立元瑾為後。”

阮太後蒼老的麵容閃過一絲不滿,“她殺了你妹妹靈鳶,更是害我阮家家途中落之人,你怎敢再對她心存念想!”

阮淩錫靈動剔透的白皙麵容笑著,與身上黑灰肌理赤紅繡就的大司徒朝袍格格不入。他蹙了蹙眉,臉上絕世的笑意不減,“是你同祖父一起把她推向這個位子,又是你同父親一起想奪她性命。她不過是把你們所做的都還於你們而已,太後又何苦這樣分不清是非。”

阮太後看著麵容絕色的阮淩錫,眸子像是要沁出血來,她拍案怒道:“你還當自己是她魏元瑾的孌童嗎?”她發髻上的鳳凰金步搖搖曳與紅眸映襯,家變、情夫慘死已令她想要把元瑾抽筋削骨。

阮淩錫未再答話,行禮後轉身離去。出了長壽宮他絕色麵容苦笑著,若是可以,他寧願當她一生的孌童。那樣便不會有墨肅,更不會有墨肅的孩子,似萬丈鴻溝橫阻在他和元瑾之間。

他嘴角彎起輕笑,寒玉麵容微皺起波瀾,似鴻雁劃過碧空遼遠痕淺。尚要待元瑾安穩生產後,他方不用再違心聽任二人的牽製,終日遊刃於阮太後、魏元珩之間。若他無法登基稱帝,便相助魏元琥登基,無論如何都要盡快歸還元瑾女兒身。

六川軍鎮戰亂後久久不能恢複昔日的安居樂業之態,曆經酷暑寒冬,許多鎮民無法三餐溫飽。冬寒時節,連院中樊籬也拿去了取暖,家徒四壁,亦無盜賊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