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吧,飛上天吧!”1
上世紀60年代初,蘇聯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使美國產生失望和擔心兩種心情。在加加林太空旅行的幾個星期後,美國也向太空發射了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名叫艾倫謝帕爾德。但他的飛行時間非常之短,飛船剛剛爬上大氣層,就反轉頭來向地球俯衝,根本沒有進入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飛行時間僅僅持續了15分鍾,並不能與加加林繞地球飛行相比。然而,這次飛行提起了美國人的精神,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美國希望在以後美、蘇征服太空的競賽中趕上並超過蘇聯。
美國政府很快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征服月球。1961年5月29日,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在國會上自信地宣布:“在1970年之前,我們將讓人登上月球,並且使他安全地返回地球。”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由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負責組織實施。“阿波羅”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代表光明、力量、青春和希望等美好的事物,登月計劃以阿波羅命名,表現了美國的決心、力量和希望,也有求太陽神保佑成功的吉祥含意。
座落在美國佛羅裏達半島中部的肯尼迪宇航中心是人類飛向月球的始發站。肯尼迪角是一個三角形的海岬,如恐龍戲水,凸進大西洋。肯尼迪宇航中心就在肯尼迪角的沼澤地帶,麵積約355.4平方公裏。它位於北緯28度。
1969年7月16日是人類首航月球的日子。發射阿波羅11號的預定時間是美國東部地區夏季時間上午9時32分。
人們把肯尼迪宇航中心的主要公路一一A1A叫做“宇航員之路”,它貫通佛羅裏達半島南北。午夜2時,天還沒亮,駛向基地的車輛就絡繹不絕。車聲吵醒了從美國各地聚集來的幾百萬名觀眾和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近四千名新聞記者。大家心裏都充滿著期待。急切等待的人們打開窗戶,仰望夜空,看到宏大的銀河還橫在中天。從閃閃的繁星可以看出,今天又是個晴朗的日子。人們都以激動的心情期待著發射的成功。離發射還有6個小時,設在宇航中心的記者席上就已座無虛席,電話聲和打字聲混成一片,熱鬧非常。
記者席旁聳立著一座高達160米的高大的裝配。記者席前一片水汪汪的窪地是從遠處運載火箭的大船停靠這所大樓的停泊處。銀白色的土星5號火箭緊靠著紅色發射塔,矗立在離這5公裏遠的發射架上,在周圍明亮的探照燈光照耀下閃閃發光。
不一會兒,控製中心的擴音器裏傳來了廣播員的聲音,吿訴大家距發射時間還有5小時17分。這是今天將要出航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考林斯三人的起床時間。宇航員宿舍在宇宙飛船控製中心,離這兒有15公裏。三人起床後,醫生對他們進行了健康檢查。發射前4小時32分,即淸晨5時他們用了早餐。
發射時間預告是從發射前28小時開始的。但是,因為在發射前9小時有6小時的中間休息,所以實際預告是從發射前34小時,也就是美國東部地區夏季時間7月14日下午11時32分開始的。為發射做準備的時間預告比發射時間預告還早,實際上在發射前5天就開始了。但公開的時間預告是從前34小時即發射前28小時(扣除6小時休息時間)開始的。
準備工作先從安裝火箭飛行用電池開始。到發射前9小時止,做完了火箭要飛越的海麵危險區的安全調査,安裝了萬一發生意外事故時破壞火箭的破壞裝置,拆除並搬走了支撐火箭的作業塔。
然後休息6個小時,就開始了發射前9小時的準備工作。發射前8小時30分(16日上午10時20分),預備宇航員洛弗爾、安德斯、黑斯等三人進入宇宙飛船,代替實際乘坐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等人詳細檢查內部裝置。
在載人宇航中,預備宇航員是必不可少的。他們受到同樣訓練,宇航員中萬一誰有了病或由於其他原因不能飛行時,他們隨時都可以替換。同時,他們又不僅僅是為了準備替換,而且還要完成替正式宇航員檢查宇宙飛船有無故障以及準備工作是否準確無誤等重要工作,這一點和體育運動預備隊員有所不同。
發射前8小時15分開始給土星5號火箭的燃料罐裝填燃料。第一級的燃料是煤油,已裝填完。現在要給第二級和第****裝填燃料——液氫。還要給第一級到第****裝填氧化劑——液氧。由於第二級的燃料——煤油與噴氣機的燃料沒有區別,所以可提前幾天裝填。但液氫和液氧卻不能提前裝填,因為液氫和液氧應低溫存放(液氫在攝氏零下253度以下,液氣在攝氏零下183度以下),否則就很容易揮發掉。就是從發射架下的貯存罐用管道向火箭燃料嫩裝填時也必須保持這種超低溫,這是一項非常麻煩的工作,整整化費了5個小時。全部裝填完畢,離發射隻有3小時38分了。應裝填的液氡僅第一級就需要1311千公升,可見工作量之大。
裝完燃料時,宇航員已在宇宙飛船控製中心的宿舍裏用完了早餐,換上了宇宙服。由於一穿上宇宙服就不能自由地調節體溫和皮膚呼吸,所以宇航員就把背包式隨身氧氣供給裝置掛到宇宙服上來回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