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這次他們從塔裏木河穿行到南方的車爾臣河,行程大致為300公裏,時間約為20天。1900年1月底探險隊順利返程。
休息沒多久,赫定就發動了新一輪的探險攻勢,這回他要探索的是車爾臣河東麵、羅布泊西邊廣大地帶的地質狀況。
1900年3月28日,探險隊在沙漠裏看到一些幹枯的樹幹,溝壑裏露出風雨雕飾過的貝殼。人把腳踏上去時,貝殼清脆地碎裂。這些跡象表明,以前這片土地曾經是塊綠洲。下午的時候,探險隊在沙漠裏發現了幾間木房子,赫定讓隊伍停下來休息,自己則研究這幾間房子。
在房屋內外,赫定拿一把鐵鍬不斷挖掘,挖出了幾枚中國古幣、幾把鐵斧、一些木雕。遠處,還可看到幾處土樓。這時天色黑了下來,赫定不得不停止考察。
第二天早晨,赫定很遺憾地離開這處遺址,他有心再挖掘一下,但是天氣熱起來了,在沙漠裏耽擱太久對整支隊伍很危險。為了節約水和燃料,赫定再次緊縮了隊伍,他讓一名助手牽引兩頭駱駝,把收集和挖掘出來的文物帶回新湖營地,自己則和齊諾夫、法蘇拉、艾爾德克帶著4頭駱駝、一匹馬和兩條狗繼續向南穿越沙漠。
傍晚,探險隊來到一處凹地,發現裏麵竟長著幾株活的紅柳。這說明腳底下有水源,探險隊應該趕緊挖井。但是要動手挖井時赫定發現,探險隊唯一的鐵鍬不見了。原來,前一個晚上艾爾德克把它落在了廢墟中。艾爾德克深知它的重要,表示自己願意趕回去尋找鐵鍬,然後再沿著探險隊的足跡追上來。
艾爾德克離開沒多久就刮起沙暴。躲在帳篷裏,赫定一心盼望艾爾德克能騎馬折回,但是天大亮仍然沒見他的蹤影。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艾爾德克中午安然無恙地回來了,連鐵鍬也帶了回來。
艾爾德克給大家講了他的經過:他出發沒多久就遇到風暴,路麵上狂風卷起流沙,探險隊原來的足跡完全消失了,艾爾德克迷失了方向。他冷靜下來,慢慢摸索,竟然找到了土樓和房子。不過,這個土樓不是前夜他們紮過營的那一個。他還看到,這兒的房屋裏有一些美麗的雕花木板,屋裏散落一些錢幣和雕像,四處都有,數量眾多。
艾爾德克順手拾起了一些古錢,抄起一塊木板,接著去找宿過營的那個土樓。幸運的是他找到了,鐵鍬就立在那裏。艾爾德克拿起鐵鍬,拖著木板往回趕,但木板很重,他想把木板綁在馬背上,可是馬對這塊木板極度反感,一綁就發瘋地跑。艾爾德克隻好自己用手拖,手都磨破了,隻好扔到半路上。
赫定讓艾爾德克休息一會兒後去取回了木板。隻見木板上麵雕琢著精美的漩渦花飾和樹葉,令人目眩。赫定想去挖掘那處遺址,但隊伍在紅柳樹下沒有挖出水,存水隻夠兩天用的,他隻能放棄這個危險的念頭。但赫定與艾爾德克約定,明年冬天一起來,定要讓遺址底朝天。
1900年4月2日,赫定一行到達羅布泊,然後沿水路返回“新湖”基地。
1900年年底,赫定率領哥薩克兵沙都爾及6位助手前往樓蘭。
1901年3月3日,赫定終於找到了去年邂逅的古文明遺址——樓蘭。
樓蘭遺跡
樓蘭遺址分布成好幾塊,赫定先挖掘的是1900年他們紮過營的土樓——烽火台,它們是用磚、胡楊木、蘆葦、紅柳堆砌而成的,已經坍塌破敗。距土樓幾百米處有19間房屋,所有的房屋幾乎都是木製的,牆壁則是用一束束的柳枝糊泥巴構築而成,有3間房屋的門框依然挺立不倒,還有一扇門是敞開的。想來古城裏最後一位居民推門離去後,這扇門就一直保持著今天看到的姿態。
在這處遺址,赫定隻找到一些毛毯碎片、陶器碎片、中國錢幣、斷頭繩子、靴子底和家畜的碎骨頭。
隨後,赫定移師到去年維族幫手艾爾德克所發現的遺址,這個遺址規模較大,像是一座城池。這裏有一處佛寺廢墟,從廢墟中還可以想象出當年的壯麗。佛寺周圍是一座園林,而園林南方正是羅布泊延伸過來的寬闊水域。遺址有間房屋仍然屹立,千年風沙也未將其吹倒。房屋高度為4.5米,當年的主人想來個子不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