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問的最多的,都是什麼時候再搬回南後街。
“您別急,等三坊七巷改造好了,我們就搬回去,還是老地方老味道。”林恩馨一邊收拾一邊回答,林山在旁邊笑而不語。
不同於原來在店裏打下手,如今,林恩馨算是林氏元宵的新一代傳承人了。林山打破祖宗家規,將元宵技法傳授給林恩馨,正式讓她接管林氏元宵店。林恩馨終於得到林山的認可,對元宵店更加上心起來,經常跟林山討教製作方法和研製新的口味。
陳雨帆則繼續在南玫公司上班。空閑時間,兩個年輕人便一起研究兩家的傳統小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等到改造完回遷後,兩家聯手開一家規模較大的福州傳統小吃店,主打肉燕和元宵.....隨著三坊七巷的改造不斷推進,他們的計劃也在逐步完善,陳榮順和林山自然鼎力支持。
三坊七巷的改造按部就班地進行。根據既定的規劃,原有的建築風貌和格局會最大限度地保留下來,水、電、消防等相應的生活配套服務全麵完善,同時,對周邊的環境衛生、內河水質等進行改善,努力打造一片具有濃鬱三坊七巷特色,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曆史文化街區,讓曆史文化的傳承和傳統生活方式的延續都能在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枝繁葉茂。讓這片擁有獨特曆史人文價值和凝聚了福州人不散的靈性才情的寶地,完美呈現,成為福州、乃至福建的驕傲。
所有人都翹首期盼著,三坊七巷的改造能早點完成。
兩年之後。
南後街上,一處酒樓正式開業,店門兩側擺了兩條長龍般的鮮花,兩隻舞獅隊熱鬧開場,喜慶歡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好奇張望,還有人鬥膽走進店裏,發現店內已經坐了不少客人。
“哎,四叔,就在衣錦坊往街尾方向再走一小段,很好找。門口人很多,你看仔細咯。”陳榮順穿著一身廚師服從店內走了出來,一邊打電話,一邊到處張望。四叔找不到他的新店,打電話過來問了。
林山隨後出來:“怎麼樣,老街坊們到哪了?”
陳榮順說了情況,準備動身去衣錦坊那邊接應,被林山攔住,“哎,今天開業,你可不能走。”林山想了想,讓林恩馨前去接應。
林恩馨穿著店裏的新製製服,純黑色的傳統襖衣,袖口和衣領處鑲了金邊,低調又洋氣。林恩馨領命後,迅速跑向衣錦坊。
陳榮順和林山這才放心地回到店裏。
“予心——福州傳統小吃店,這名字好,通俗易懂,不錯不錯。”林恩馨領著四叔、三嫂等一眾老街坊來到店門前,眾人看著門前的招牌,就走不動道了。
招牌用一塊完整的實木製成,店名用楷體寫就,紅漆打底,金色描邊,古色古香。整個裝修以新中式風格為主,仿明清式的木製桌椅,在店裏錯落有致的排開,進門的右手邊是收銀台,正對著店門的牆上,掛著一幅意境悠遠的山水國畫,另外的兩麵牆上則掛上素雅的書法作品,再輔以怡人的綠植盆栽點綴其間,令人身心曠達,閑情逸致油然而生。
老街坊們四處閑逛欣賞,嘴裏嘖嘖稱讚。
“哇,這裏真不錯啊。山子,”三嫂將林山叫過來,“這地方,可比你以前的小破店好多了。”
眾人嗬嗬大笑,林山也有點不好意思。
“大家別光站著了,來來,到這裏坐下吧,肉燕和元宵,馬上就好了。”林山支開話題,引著眾人落座。
趙惠蘭和林恩馨一前一壺,端著兩個大瓷盤走過來。
“肉燕、元宵來咯。”趙惠蘭眉開眼笑,“感謝大家光臨啊,吃吃看,給我們提點意見。”三嫂騰出一處位置給趙惠蘭,她順勢坐下,等著眾人的評價,林恩馨則笑盈盈地站在一邊。
“來來,大家自己動手,別客氣。”三嫂率先給自己添了一勺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