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慈母愛的蔡家,蔡琰不知不覺就長到了一歲多。
卻誰知,蔡家這時遭遇了一次大難。
一日,爹爹上朝回來後,沒有像以前那樣,一進門就抱起繈褓中的小蔡琰,逗弄說笑,而是悶悶不樂地進了書房。
蔡夫人見狀,抱著小蔡琰跟了進去
“夫君今日為何不開笑言?”蔡夫人小心翼翼地問道。
“夫人有所不知,為夫我今日在朝堂上,與當朝宦官王甫言語不合,多有衝撞。那王甫是當今小皇上的紅人。那小皇上一點兒也不明辨是非,竟對他言聽計從。所以,老夫以為,今後必有麻煩。”蔡邕臉色沉重地對夫人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嗨。夫君為何不謹慎行事?這些宦官,仗著皇上的恩寵,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蔡夫人也擔心地說。
“是哦。我也後悔了。可是,我當時確實是看不下去了。他那人不學無術狗屁不通,還在那裏指手畫腳,那副嘴臉,直教人惡心。”蔡邕坦率地對夫人說。
“伯喈,你的性情我知道。可是,眼下這朝政,就是這幫壞人當道。沒法子啊。”
“我也知道少說為妙。可是,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忍不住就說出來了。”
“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你呀,吸取這次教訓吧,下次啊,不能忍也得忍。”
“夫人所言極是。隻是,就不知這一回,這個坎能否過去?”
“吃飯去吧。”
一家人在默默無語中,吃了一頓冷清的晚飯。
蔡邕心情不好,忍不住多喝了幾杯。不知不覺地喝高了。他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
一大早起來。蔡琰看到,爹爹和母親在一起默默地吃著早飯。
蔡邕依舊上朝。他的官職是議郎,就是皇上的顧問。必須每天上朝。
分手時,他和妻子握了握手,互道珍重。
晌午,一家人正準備吃飯時,忽然有個小廝飛奔過來,慌慌張張一臉驚恐,看到蔡夫人便低頭稟報:“夫人,不好了不好了!我家老爺被刑部的人抓起來了,說是投進大牢了!”
蔡夫人聞言大驚!
丫鬟翠翠急忙把夫人扶到堂屋坐下。
稍事歇息,蔡夫人急忙讓丫鬟扶著,到蔡邕的幾個好友家裏訴說這一不幸,並托付好友,想法子花費些銀兩,幫忙疏通吏部官員,力爭減輕罪責,從輕發落。
可是僅僅到了第二天,還沒等這些好友去活動,更加不幸的消息傳來:蔡邕被吏部判了死罪,不日問斬!
蔡夫人聞言大驚失色,一下子向後躺倒暈過去了。眾丫鬟急忙把她攙扶到臥室躺下。
蔡家上上下下惶恐不安,亂成了一鍋粥。
清醒過來的蔡夫人,急忙又托人去朝中打聽。
打聽來的消息是,蔡邕以“仇怨奉公,議害大臣,大不敬”的罪名被判處“棄市。”
“何為棄市?”蔡琰聽到翠翠在悄悄問小蓮。
“據說,棄市就是在鬧市中處死哦。”
蔡夫人情急之下病倒了。
更沒有想到的是,小妾魏金鳳,蔡珪的母親,一看蔡邕犯了死罪,竟然鬧著要分家單過!
她跑到蔡夫人的床前,說:“如今大人犯了死罪,看樣子是回不來了。說不定還要滿門抄斬。不如大家現在分家另過,各自散夥逃命去吧。”
“你……你……,”蔡夫人原本就被這個噩耗打擊得病倒了,現在又被這不仁不義,對蔡公如此不敬的小妾一席話氣得哆嗦,竟連話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