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蔡琰一家數口在五原安陽一住就是大半年。第二年的春天說話間就到來了。草木葳莛,萬物複蘇的季節,意外地傳來了朝廷的大赦令:赦免蔡邕的罪名,他可以回到家鄉著書立說去了。
蔡邕大喜。立即吩咐夫人家眷準備返鄉行程。
要回中原了!
一家大小歡呼雀躍。蔡琰和姐姐蔡珪更是高興得唧唧哇哇大叫。
因了蔡邕是個大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們的眼中。蔡琰知道,爹爹的粉絲遍天下。爹爹要離開五原的消息,早就像長了翅膀的鳥兒,飛遍了五原大大小小的街區。
一時間,請客送行的人們排了長隊。能和蔡邕這個國內第一大才子搭上關係,同桌共飲閑話當今,是本地一幹有頭有臉人們的身份象征,一如當今人們想要一睹一流大腕歌星影星芳容,跟他們套近乎。
距離返鄉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蔡邕隔三差五就要被請去赴宴。當然,他少不了帶著自己的神童女兒蔡琰,當眾炫耀展示一番。
這一日,是五原郡太守王智設宴為蔡邕送行。王智的官銜,相當於如今的一個市長。雖然地位不是很高,但他是個地頭蛇。在當地他說話絕對算數,無人敢惹。
送行宴席在太守府邸舉行。
蔡琰第一次來到這種官府人家。感覺什麼都很新鮮。她東張張西望望,一臉好奇。
宴會大廳裏,一溜圈坐滿了當地名流政要。
在宴席上,蔡琰第一次吃到了很好吃的“餢飳”和“畢羅”。其實就是當今的油餅和餡餅。不過,那時的餅完全新鮮天然,好吃的很呢。“羌煮貊炙”的羊肉和鹿肉味道很特別,還有來自西域的胡燒肉、胡羹等等。水果已有了來自西域的西瓜和葡萄。總之,豐盛的宴席絕不亞於當今的高檔飯店。蔡琰於是大快朵頤。
席間,先是有歌舞伎女上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然後,蔡邕令女兒蔡琰出場,表演朗誦和歌唱。蔡邕為其伴奏。
蔡琰清脆的童聲,博得了在場貴族官僚們一致讚譽褒獎。
蔡邕在大家的歡呼聲中登場。他撫琴演奏了一曲自己譜寫的《綠水》,引起場內陣陣掌聲。
歡呼聲中,宴席的主人,五原太守王智出場了。
他先是合著琴聲唱了一曲。然後,意猶未盡的他,走到主客蔡邕麵前,邀請蔡邕起身與他共舞。
蔡邕沒有應邀站起來,而是擺了擺手,意思是不想和他共舞。
蔡邕呢,一來他隻喜彈琴,從不善舞蹈。二來他早已聞知這五原太守王智,乃當朝中常侍王甫(害他被流放的冤家對頭)的兄弟,心下已經有了十分不快。初到五原時,王智也宴請了他。當時他也是勉強赴宴。
一向清高孤傲的蔡邕心想:自己何以落得如今流放下場?不就是得罪了王甫?而今王甫之弟宴請,他安能高興?這次原本他也不想赴宴,無奈蔡夫人苦苦相勸,說是為了一家老小,也得去赴這次宴席。不然,得罪了這個地頭蛇,又不知會有何種麻煩。
其實,王智就是因為哥哥王甫在朝中得逞,才得以封了個五原太守。
這會子,當滿臉狡黠得意的王智前來邀請蔡邕,要和他雙雙共舞時,蔡邕一看到他那張臉,與中常侍王甫相似的陰險狡詐的臉,心裏立即浮上了一種厭惡。
作為五原郡的一把手,堂堂大太守,在當地呼風喚雨說一不二的人,居然被一個流放犯人拒絕,王智的臉上一下子就變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