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走了沒幾天,蔡邕家裏就已經幾乎揭不開鍋了。
自從蔡邕被流放之後,他就沒了基本的收入來源。在流放地五原,他也是依靠給富豪大戶和官宦人家書寫匾額,書寫對聯,紅白喜事寫挽幛,給當地居民子女辦私塾學堂維持生活。這期間,也有接不上趟的時候。一旦沒了來源,蔡夫人就把自己家藏的首飾珠寶拿出來一些,換些銀兩貼補家用。
到了江南以後,羊太守曾接濟了他一些銀子。後來又想再給他一些,一向在經濟方麵臉皮薄愛麵子的蔡邕,死活不肯再接受了。他說要自力更生。
但是,對他這個流放犯來說,不能到政府部門做官,不能到正兒八經的地方“混事”,隻能偷偷摸摸地幹些文字方麵的零活,那收入就可想而知了。
辦私塾學堂是一個辦法。但是自己目前還沒有考慮好,招生怎麼搞,都沒有準備。那天雖然曹操說了要幫忙,說是招生的事全部由他來操辦。但這也不是說辦就能立即辦的事。
這會子,大名鼎鼎的大學者,聞名全國的大教授蔡邕,竟然沒米下鍋了。
蔡夫人的首飾家底,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折騰,也沒有多少了。剩下的,都是再也不願意送出去的,祖傳的珍貴東西了。
一連喝了兩天稀粥,沒有肉食和幹糧。大家都有點熬不住了。
蔡夫人悄悄地對蔡邕:“要不要找羊太守再借一點銀子?”
“不必。”蔡邕沉著臉說。他生性耿直要麵子。不想讓人家,哪怕是最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窘迫的情況。
然而,家中的貧困生活,捉襟見肘的日子,實在是很難熬。
這天,有一個丫鬟和一個小廝告假返家了。蔡夫人知道,他們是因為食不果腹而歸家了。人家到你大戶人家做奴婢起碼要混口飯吃,吃不飽飯那還不如回家呢。
下午,蔡珪的生母,小妾魏金鳳,蔡琰叫做小娘的,也來給蔡夫人告假,說是身體不適要回娘家去住些日子。蔡夫人知道她也是捱不住餓了,到娘家去討口飯吃。
魏金鳳要帶著女兒一起走,但是蔡珪卻不願意跟母親到外婆家。她喜歡和妹妹在一起。
第二天早餐,吃罷照得見人影的稀粥,蔡邕布置蔡琰和姐姐練琴。自己去書房繼續寫《琴操》。
這幾日,羊衜正好生病在家,沒來上課。
中午時分,忽聞門口犬吠,來客人了。
小廝進門稟報:趙家莊趙成金大人來到。
蔡邕聽聞,眉頭皺了一皺。這個趙成金,是個橫行鄉裏的地主老財。欺男霸女,克扣長工,是個黃世仁周扒皮似的人物。
他來幹什麼?蔡邕心想。
“趙某趙成金拜見蔡先生!”蔡邕正在思考納悶時,趙成金已經進來了。他人還沒到,大咧咧的聲音已經傳入蔡邕的耳膜。
隻見這趙老財(蔡邕給他起的外號)笑嘻嘻兩手抱拳作揖點頭地對蔡邕說:“久聞伯喈先生英名,能到我們這吳會地麵居住,是我等鄉鄰的莫大榮耀。”
蔡邕不想跟他客套下去,就直呼道:“趙大人切莫誇獎,鄙人現在無官無職,乃一介落難草民。不值得趙大人如此相敬。趙大人如果有事,請直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