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再次進入空間的張海東沒有入往常一樣,練習起無名拳法。而是在空間的小院燒了個爐子,架起一口大湯鍋,把下午從市場裏買的豬大骨,扔進鍋裏熬起了高湯。
也多虧了鄉下爺爺奶奶家還在用這樣的爐子燒火做飯,要不然,張海東還真沒有辦法擺弄這個東西。
張海東打算先把高湯弄好,麻辣燙的鍋底,明天在小吃街把攤位弄好後,現場現做。鍋裏正熬著的的高湯,張海東可是加了藥膳秘方的。
為了不讓秘方泄露出去,下午把攤位的事情一定,張海東就跑了四五個中藥房。多虧了這個秘方所需的藥材都十分常見,張海東的舉動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漸漸地,鍋裏開始散發出誘人的的香氣,讓站在一旁練習無名拳法的張海東有些垂涎欲滴,當下停了下來,立馬跑到了鍋邊。嚐了一小口,回味無窮,比之前喝過的排骨湯什麼的都要好上不少。相信在麻辣燙的鍋底裏再加上空間配料後,煮出來的麻辣燙一定會讓人一試成主顧。
第二天七點,在房間裏聽到父母出門上班的聲響,躺在床上的張海東一溜的爬了起來。把桌上母親留的早餐一吃,跑到家裏的雜物間將父親幾年前做小生意時候用的小三輪給推了出來。一閃神,便從空間裏搬出滿滿的一桶昨天晚上熬好的高湯。
裝好鎖上門,騎著車朝著附近的農貿市場趕去,要是時間再晚點的話,估計就沒什麼好菜了,價錢也要貴些。
到了農貿市場,張海東將三輪車停在好,急匆匆加到采購大軍之中。由於對自己的麻辣燙信心十足,即使是第一天做生意,張海東也是大買特買,直到感覺自己的小三輪實在是裝不下才停手,又匆匆騎著三輪車趕去了小吃街。
蔬菜買了些土豆、白菜、茄子、小瓜、香菜十來種,都是些比較常見的。而肉類,張海東也就買了些豬肉、雞胸脯、魚丸、蝦丸和一些火腿腸。
當張海東到攤位的時候,發現徐翠娟把旁邊給整理出來了,人也在一邊等著。
“徐阿姨,不好意思啊,我這才從市場回來,讓您久等了。”張海東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沒事兒,原來我比你還要晚一些。東西我都整理好了,都在倉庫裏,我們先去看一下吧。”徐翠娟一邊揮揮手不介意的說道,一邊示意張海東跟著自己去倉庫。
“就是這裏了,離攤位還算近。這是倉庫的鑰匙,你最好找人換把鎖。進去看看東西吧!”沒一會兒,徐翠娟便指著一間民房對著張海東說道。
接過徐翠娟手裏的鑰匙,開了門,張海東就仔細的查看起了裏麵的東西。東西都被徐翠娟歸類的碼放著,張海東很容易的把數目給對上了。
“東西都沒錯吧?轉讓協議我也準備好了,你看過之後,要是沒有問題,我們就簽字。”看到張海東出來,徐翠娟把手上的協議遞給了他。
“嗯,都沒有問題。我們簽字吧!這是兩千塊。”一份很簡單的轉讓協議,張海東兩眼就看光了。東西什麼的也都沒有問題,就直接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從身上的挎包裏掏出了,早準備好的兩千塊錢遞給徐翠娟。
“錢沒錯,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小攤的老板了。記得每個月到街道辦把攤位費交了就行,也不打擾你做生意,我就先走了。”數了數錢,把其中一份協議遞給張海東,徐翠娟就離開了。
送走徐翠娟,把倉庫裏的東西搬到攤位上擺放好,張海東才微微的鬆了口氣。看了下時間,發現都十點多了,也顧不上休息,又開始準備生火,做麻辣燙的湯底。
十來分鍾,張海東才火給生好。把鍋放在火上,先在在裏麵加入牛油熬化,然後加入菜籽油。
另一邊,張海東拿出一個不鏽鋼盆把豆瓣、大蔥、生薑、醪糟、白酒、大蒜、豆豉、冰糖等拌勻。看著鍋裏的油差不多了,用勺子把油舀到拌勻豆瓣上麵,邊淋油邊攪拌。
等差不多了,將盆裏的豆瓣倒回鍋裏,熬了十分鍾左右水氣基本沒有了,張海東把事先準備好的滋粑辣椒倒在鍋裏。
朝著火裏加了幾塊柴,用大火炒製,炒了了一會兒,倒些白酒,等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幹時,把桶裏的豬骨高湯給倒進鍋裏,忙了半個多小時,總算是把鍋底給弄好了。
休息了一會兒,當張海東轉頭看到三輪車裏堆著的菜,不由懊惱的拍了拍自己的頭,記得徐翠娟給自己說過,倉庫裏有水,拿著兩個大桶,騎著小三輪趕了過去。
張海東剛把菜給洗好切好,還有大半沒有串好,鍋子裏的麻辣燙鍋底開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並且迅速的有淡轉濃。因為生薑、大蒜和辣椒、花椒幾種配料都是空間出產的,共同作用,穿透力更強,混合香氣籠罩住了小攤方圓幾米遠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