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價
不是不計代價,而是要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對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這絕不是一句廢話。否則,要到40歲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曾經付出了多少代價,卻不明白為什麼付出,更不明白自己得到了多少,得到了什麼。
(13)失意
包括感情上的,事業上的,也許僅僅是今天花了冤枉錢沒買到可心的東西,朋友家高朋滿座自己卻插不上一句話。過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運的不公來捉弄自己,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14)缺陷
也許你個子矮,也許你長得不好看,也許你的嗓音像唐老鴨……那麼你的優勢就是你不會被自己表麵的淺薄的“亮點”所迷惑,少花一些時間,少走一些彎路,直接發現你內在的優勢,直接挖掘自己深層的潛能。
(15)誤會
如果出於惡意,那麼解釋也沒有用;如果出於善意,就不需要解釋。常說到“誤會”倒不是因為一個人在40歲之前被人誤會的時候更多,而是這個年齡的人想不開的時候更多。
(16)謠言
這是一種傳染病,沉默是最好的疫苗。除非你能找出傳染源,否則解釋恰恰會成為病毒傳播最理想的條件。
(17)瘋狂
這是年輕人最好的心理調適,隻能說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說你“瘋狂”是某些生活壓抑、心力交瘁的中老年人意的評價,他們就像一部年久失修的機器,最需要調適,但隻能微調,一次大修就會讓他們完全報廢。
(18)穩定
40歲之前就在乎穩定的生活,那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中了彩票,要麼就是未老先衰。
(19)壓力
中年人能夠承受多大壓力,檢驗的是他的韌性;40歲的你能承受多大壓力,煥發的是你的潛能。
(20)出國
也許是個機會,也許是個陷阱。除非從考大學的那一刻你就抱著這個目標,否則,40歲的你對待出國的態度應該像對待愛情一樣,努力爭取,成敗隨緣。
(21)薪水
隻要是給人打工,薪水再高也高不到哪兒去。所以在40歲之前,機會遠比金錢重要,事業遠比金錢重要,將來遠比金錢重要。對大多數人來說,40歲之前幹事業的首要目標絕不是掙錢,而是掙未來。
(22)存款
機會這麼多,條件這麼好,可以拿錢去按揭,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錢;也可以拿錢去投資,拿錢去“充電”。錢隻有在它流通的過程中才是錢,否則隻是一遝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廢紙,而且在“通貨膨脹”中還有被吃掉的危險。
(23)房子
有個女人家在外地,大學畢業之後,單位沒有宿舍,父母很疼她就給她買了一套房子。她曾經有過去上海工作的機會,但是她覺得剛買了房子就離開這座城市說不過去,就放棄了。到現在她工作穩定,但一事無成,惟一的成就就是結婚了,並且有了孩子。因為她覺得不該讓這房子永遠空著,所以房子變成了家。房子是都市生活的寓言,這個寓言不應該過早地和我們相關。
(24)年齡
這是女人最在乎的問題,男人是“40一枝花”,他們到了40歲依舊搶手,但女人就不一樣了,一跨過40歲的門檻就對年齡分外敏感,明明40歲,偏要說自己是38歲,其實這又何必呢,看看趙雅芝、鞏俐、關之琳,人過40歲依舊風情萬種,這幾位大美女都能坦然麵對自己的年齡,40歲的你又怕什麼呢?
不在乎是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態,是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瀟灑,隻要你學會用“不在乎”來增強自己的心理彈性,就可以活得氣定神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