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了解自己的女人(1 / 1)

對於40歲的女人來說,年齡是一道致命傷。如果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讓自己的長處得到很好的發揮,你就很可能會在“而立之年”“光榮”“退休”。

有一些職業,特別是那些所謂的吃“青春飯”的職業,對於女性的成長提出了很多挑戰。隨著年齡的增長,40歲的女人已經沒有吃“青春飯”的本錢。特別是成了家,有了孩子,精力和能力都不允許她們再陷入無休止的職場“廝殺”。在她們眼裏,繼續留在目前的公司,與其說是在等待晉升的機會,倒不如說是一種習慣使然。一些職場女性知道自己在目前的公司幹下去也沒有多大發展前景,遲早會被新人所替代,但擔心年齡不允許自己改變的心理又使她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於是開始迷惘。

Kinki就是一例,她做秘書都做了11年了,單位也換了七八家,卻依然還隻是個秘書。眾所周知,在國外,秘書是越“老”越吃香的一個職業,然而在國內,基本上還主要是吃“青春飯”,年紀越輕越搶手。為此,她擔心不已。

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長給自己的職業做一個規劃。當麵對職業定位困惑的時候,不妨眼界放開闊一些,適時開辟其他戰場。這個例子中的Kinki就是如此,她受一個朋友的啟發,挖掘自己人緣好的特點,做起了買賣。在丈夫的支持和朋友的幫助下,她拿出自己多年攢的“私房錢”,租了個店麵,開了一間“品酒吧”,在這裏你隻要花上80元錢,就可以品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酒。一年過去了,生意居然做得紅紅火火。

所以,對於40歲的女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其次找準目標,選定一個目標,找到一個你最適合最願意做的職業。已經意識到了危機的存在,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假如你還沒有準備好,那不妨多做一些對未來的各種積累,有意識地積累,才能從容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多參加一些對未來有幫助的職業培訓,自己可以有意識地報考培訓班,最好是到一些大型名牌企業任職幾年。因為這些企業大多會提供非常正規的培訓,對你未來的擇業很有幫助。

我們還要弄清楚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金錢、富有變化的生活、挑戰的刺激還是不斷超越自我?然後想想現在的工作能不能給你提供這些物質條件或精神上的感受。如果兩者相去甚遠,你就應該考慮變換一下工作了。

首先,你可以先算這樣一筆賬。一個人從7歲上學算起,經過12年小學和中學教育,再加上4年的大學學習,走上工作崗位已經是24歲左右。接著是幾年的適應期,然後是4~5年時間的工作經驗積累,現在很多人又要再充電——讀研、MBA還要花一兩年時間。這樣在三十多歲,才能基本完成學習積累過程,一個人的人生發展方向初見端倪。實際上,這個時候是人走向成熟期的開始,所以並不應該覺得心理恐慌。

其次,把年齡變成一種優勢去求職。40歲的林女士在國有企業做了9年的市場銷售,由於是大專畢業,總感覺和同事差一截。兩年前,她終於下了決心,辭職去讀研究生,現在即將畢業。沒想到前一段在找工作時碰到了麻煩,發出了二十多封信,居然連一次麵試的機會都沒有,看著比自己小的學弟、學妹都有了著落,心裏實在是不平衡。經過向職業顧問谘詢,終於認識到原因是自己在如何突出經驗、優勢方麵處理得有問題。對於40歲以上的求職者來說,如果仍用剛畢業學生的辦法來應聘,成功的機會一定很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很好地突出個人的經驗。無論是在簡曆等求職資料上,還是在麵試時都要著重說明這一點。因為40歲以上的求職者一般都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

“揚長”是40歲求職的關鍵,但“避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應聘崗位選擇上。比如曾經有位40歲的女士,她在會計專業進修了高級管理,她應聘一個銷售經理職位卻沒有成功。其實是選擇的職位不適合她,因為銷售經理主管業務,需要旺盛的精力廣泛接觸客戶,還要有充足的幹勁帶領團隊拓展新業務,因此這更適合一個25歲的年輕人拚體力、拚熱情,40歲的人怎麼也比不過25歲的人。所以,這位女士應選擇的是銷售總監或財務主管這一類的職業。

40歲,我們不必恐慌,但是應該重新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的長處:有曆練,有擔當,小有經驗,有年輕人的進取卻無年輕人的輕浮,這種職業形象是極具蠱惑力的。隻要你能如此這般地把握自己,那麼,又何愁前路無“知己”?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40歲現象”。女人到了40歲,在求職時就總會碰到對自己排斥的招聘信息,於是她們開始對自己的年齡感到恐慌,視換工作為畏途。其實“40歲現象”是毫無道理的,如果你是一個40歲的女人,那麼就應該重新認識自己,不要被這種怪誕的現象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