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會的到來,帶給人們的是速度危機。可能你本來在公司是四梁八柱的人物,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被冷落了,再觀察四周,全都是朝氣蓬勃的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自己在不經意間已經從當年初入職場的青澀新人,一不小心變成了所謂的“職場老人”。各方麵力不從心,心力交瘁,職業倦怠,薪酬瓶頸,如同一個曾經大紅大紫的當家花旦,一瞬間變成了扛著小旗跑龍套的,心情跌落到了穀底。40歲,真的要退居幕後了嗎?
更令人沮喪的是,與新人們一起共事,便無法回避“年齡隔閡”的存在:中午吃飯時的短暫休息時間,同事們往往會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可惜你總感覺到插不上嘴;周末同事們一起去蹦迪、泡吧、聚餐,也很少邀你同去。很快,你便發現“年齡隔閡”使自己陷入了一種孤立的尷尬境地。因此,消除職場的“年齡隔閡”刻不容緩。
(1)擺正心態
公司裏一批又一批新人的到來,會讓你感到撲麵而來的巨大壓力,難免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從而有礙同事關係的和諧。要知道,企業要想不斷發展和延續,就必須吸納新人。新鮮血液的注入,可以使企業充滿活力,也可以激發職場老將的競爭意識,造成“鯰魚效應”。因此,你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樹立整體觀念。在與新人的競爭中,既要有贏的信心,也要有輸的準備,就算競爭失利也不必氣餒。能夠承受別人比你強,才是一個成熟的職業人。千萬不能因為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心慌意亂,那樣隻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困擾。
(2)積極應對
“職場老人”們最大的劣勢就是知識老化,麵對朝氣蓬勃的新人,你應該有適當的危機感,並且把這種危機感轉化為學習充電的動力,以使自己的知識麵和職業技能“保鮮”。這種危機感不是盲目的恐慌和嫉妒,而要積極地應對壓力,像伐木工人一樣不時磨磨自己的斧子。新人看到你麵對壓力學習充電,自然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3)不要“倚老賣老”
很多“職場老人”都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了,所以,自然而然有一種強烈的優越感,認為自己在公司的作用至關重要,理應得到公司特殊的優待和特別的尊重,尤其是那些剛來的新同事更應該對自己禮讓三分。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倚老賣老”的心態。在職場中,這其實是行不通的,你如果每天都抱著“我是元老我怕誰”的思想來與同事相處,時間長了難免會讓人生厭,給人留下過分傲慢、盛氣淩人的不良印象。這對於你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徹底除去這種心態。
(4)主動幫助新人
“職場老人”經驗豐富、對環境熟悉、人際關係廣,工作起來自然輕車熟路,所以,在工作中,應該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以指導和幫助新人盡快適應工作。這樣不僅能使新人盡快提高工作效率,對你產生信任,也能鞏固和提高自身的職場地位。但是,應注意一點,在做好“傳幫帶”的同時,注意給新人一些獨立的空間,否則,新人很可能會認為你這是在炫耀。